神明從未張嘴,歷史偏愛笑話:祂是神,還是人用來爭權的政治傀儡?
上回講到那位挑戰神權的傳奇亨利四世。說起他的事蹟,必然無法略過「卡諾莎之辱」。
是時的歐洲神權橫行,權勢最滔天之時,連皇權都得為他們避讓。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神皇對碰的授職權之戰。
別急,因為授職權之戰的主角之一,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亨利四世。
戰爭始於 1075 年,當時的教宗格里高利七世,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之間針鋒相對。
當時,國家的君主會親自提拔一些重要的神職人員,他們會任命一些神職人員,擔任一些諸如修道院院長、主教的高位職務(在大勢力裏安插自己人嘛,懂的都懂)。然後在授職儀式上,他們會將象徵宗教權力的權杖和戒指交給他們。
說白了,就是:你雖然是神的僕人,但也依然是朕的國民。
嘩,乍聽之下,是不是很有王霸之氣?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會這麽認為,由其是利益蒙受了損失的某位當事人。
——教宗格里高利。
他當然不認同這個想法。因為這個行為,就好像君主在對他說:你是一家之主沒錯,但你的家人由我們挑選。
或者說白一點,就是他受不了被如此侮辱。於是他垮着張批臉,大手一揮,發話了:只有教宗才有權授予或任命主教,你們這些傻X國王別插手!
不過嘛,人類十斤骨灰九斤反骨,這句話一出,亨利四世立即跳出來和他杠上了。
他開始挑戰法令,嘗試將這樣不利於政權的「歪理」糾正過來。
當然,他這種行為,對教宗格里高利來說無異於挑釁,於是毫無意外地,他被立即逐出了教會!
當時的教會權力可是大到,只要教會不認為你是國王,那麼你家貴族就可以合法反你!
於是亨利四世終究還是屈服於神權之下,來了一場青史留名的盛大懺悔。
據野史記載,他身穿著一身簡樸布衣,三跪九叩來到卡諾莎城堡外面,在茫茫白雪中赤腳站了三天三夜……
當然,這聽起來那麽像苦行僧,一聽就知道是野史(我可不知道古歐洲還有三跪九叩的禮節)。
正史當然沒這麽野。
亨利四世只是走到了卡諾莎城堡外面,然後在附近的城鎮村落中生活了幾天。
不過,簡樸的衣服、赤腳和雪倒是真的。據說在終於得到教宗召見後,他看到教宗格里高里的第一個反應,甚至是跪下來吻他的腳背,由此彩得到教宗的寬恕,恢復了教徒新身份——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他的皇位(笑)
由於他是由自己的皇宮走到卡諾莎,這場懺悔也被稱為「卡諾莎之行」,勉強給亨利四世留了幾分面子。
不過雖然亨利與格里高利的衝突是告一段落了,但這場神權和皇權之間的「授職權之戰」卻仍然未結束。
它持續了差不多近50年,最終在1122年才終於劃下句號。
1122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教皇達成了沃姆斯協定(沃爾姆斯是現今德國的一個城市):重要神職人員首先被授予皇帝的封臣稱號;然後,教宗再將權杖和戒指交給他們。
唉,所以才說歷史從來荒唐。畢竟,在歷史上面就連打著「僕人」旗號的教會,都敢與國君爭權了。
所以也別抱怨甚麼上班上學的時候,老闆老師難搞,最少你能穿鞋(笑)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他們眼中神僕地位高於人群的統治者,還是他們單純自視過高呢?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