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如果十多歲的我遇見四十三歲的我〉

熹晨
·
·
IPFS
·
十多歲時,我喜歡藝術與時尚,卻因為一封遲來的通知,將就選了電腦課。二十歲做工程師,三十歲轉向時尚,打拼十年,最後失敗收場。如今四十三歲的我,常想:如果十多歲的自己遇見現在的我,他會失望嗎?還是會拍拍我的肩膀,告訴我:「至少你還沒放棄。」

十多歲的時候,我喜歡藝術,也喜歡時尚。
我幻想自己能成為編輯,編織故事;也幻想成為演員,投入角色。
那時候覺得人生充滿可能,只要努力,什麼都能做到。

後來因為晚收到台灣僑大的通知,我不得不將就選了電腦課。
那年代電腦行業正蓬勃發展,這樣的選擇看似正確。
二十歲畢業後,我成了一名電腦工程師,還曾在新加坡工作。
可是那樣的生活沒日沒夜,像機器般枯燥。
雖然穩定,卻讓我覺得離自己越來越遠。

三十歲時,我決定重新開始。
轉讀時尚,從低薪的工作做起,熬過幾年,終於抓住機會代理品牌。
那十年間,我投入全部心力,以為這就是舞台。
很多人佩服我的勇氣,我自己也以為能闖出一片天。

可最終還是失敗收場。
十年的打拼換來債務與無力,而昔日的電腦工程師朋友們,早已過上安穩日子。
回頭看,彷彿一手不錯的牌,被我打得稀巴爛。
明明自認悟性不差,卻始終無法堅持、無法專注。

有時候,我會想像十多歲的自己站在我面前。
他會失望地問:「為什麼你把夢想弄丟了?」
還是會拍拍我的肩膀說:「至少你還在尋找,還沒有徹底放棄。」

這樣的對話沒有答案,但總在心裡響起。
也許,這就是我還沒輸到最後一幕的證明。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熹晨《第二幕》 在人生的第二幕,尋找我是誰。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第十五篇〈溝通,也是一種修行〉

熹晨的第二幕
15 篇作品

第十四篇〈獎勵與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