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自动化、叙事分流与民粹主义的无意识自救
一、身份政治:精致的水平矛盾制造器
现代政治话语的一大高招,是把关于垂直权力结构的冲突,拆解成无数个水平内部对立的碎片👇
肉食 vs 素食
男性 vs 女性
白人 vs 有色人种
本地人 vs 移民
顺性别 vs LGBTQ+
这些矛盾都是真实存在的,但被有意放大成“主要矛盾”,从而遮蔽了真正的分配断层:
👉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上层与底层,资本与劳动。
这种叙事分流术有三大功效:
横向切割:阶级冲突被稀释;
道德化焦点:公共辩论从权力转向立场;
权力洗白:资本通过“进步形象”免于问责。
结果是:愤怒被碎片化,顶层得以稳固。
二、民粹主义:粗糙但直接的阶级直觉
民粹主义(无论左翼还是右翼)之所以让建制派紧张,并非因其“愚昧”,
而是因为它本能地重新锚定了那个被遮蔽的主矛盾👇
“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为什么越来越难?是谁在获利?谁制定了规则?”
这种冲击并不来自理论,而是集体的生存直觉。
因此,统治精英必须全力妖魔化民粹主义,因为他们真正害怕的,不是它的口号,而是——
👉 “阶级”这个幽灵重新凝聚。
三、AI自动化:当生产力吞噬消费力
在资本主义逻辑中,劳动者既是生产力,也是消费力。
这是一条隐形的经济铁律👇
“生产创造工资 → 工资创造消费 → 消费维系市场。”
当AI自动化大规模接管生产:
产能激增
劳动者被剔除
消费力塌陷
系统在“胜利”地提升效率的同时,摧毁了自身的消费端。
就像一辆高速列车,发现铁轨尽头是悬崖🤡
👉 这是资本主义内部自我坍塌的逻辑阈值。
四、民粹主义:裂缝中的无意识自救
当被排除在经济循环之外的人群积累到临界点,民粹主义的爆发就不再是“被煽动”,
而是一种结构性的自救冲动👇
“我们被剥夺了,但我们还活着。”
“我们要重新进入结构。”
它或许粗糙,但它揭示了裂缝:
AI时代的资本主义无法仅靠叙事分流来维稳,必须面对一个事实:劳动与收益的天然连接已断裂。
📎 附录一:重新定义劳动与收益
传统分配逻辑👇
劳动 → 工资 → 消费 → 市场循环
AI自动化后👇
机器 → 生产 → 资本集中 → 消费塌陷
必须引入一个新概念:
👉 存在性劳动价值。
每一个个体的存在,本身就是经济价值的一部分:
他们的消费维系市场
他们的存在维系社会稳定
他们的合法性维系政治结构
换句话说:
你不必“创造价值”才能“拥有价值”——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系统的基石。
📎 附录二:AI自动化税与红利回流
当机器替代了人类劳动,就必须为此“买单”。
这意味着👇
向自动化生产端征收AI自动化税
将收益回流为全民共享红利
建立 无条件基础收入(UBI) 或等值机制
这不是福利,而是被剥夺的劳动价值的再分配。
📎 附录三:UBI的转向——从施舍到“存在凭证”
当下主流UBI与伊丽莎白济贫法并无本质区别:
是维稳工具
是可逆政策
是有限补丁
但UBI可以被彻底重构👇
| 维度 | 传统UBI(济贫式) | 存在凭证性UBI || ---- | ---------- | -------- || 核心逻辑 | 生存补贴 | 存在价值兑现 || 资金来源 | 财政税收 | AI自动化红利池 || 政策性质 | 施舍 | 结构性权利 || 经济地位 | 辅助 | 价值锚点 || 政治含义 | 维稳补丁 | 分配革命 |📌 “存在凭证性货币”意味着:
货币锚点从“劳动产出”转向“存在价值”
财富分配不再依赖雇佣关系
AI红利社会化,资本垄断被削弱
🧨 结语:从叙事碎片到结构重写
身份政治分流愤怒,但掩盖不了垂直裂缝;
AI自动化带来高效率,也摧毁旧有分配结构;
民粹主义是一种自发的系统求生反应;
UBI转向和自动化税,是防止系统自杀的最低限度。
🤪 当“劳动”不再是价值的唯一来源,“存在”就必须成为新的价值锚点。
这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赤裸裸的政治问题。
👉 这,不是“未来预言”。
👉 而是资本主义逻辑在AI洪流中必然面对的临界点。
📎 附录四:UBI 的两种制度走向与历史后果
随着 人工智能 与 自动化 对生产体系的全面接管,传统意义上的“劳动—收益”链条被结构性打断,UBI(全民基本收入)成为缓冲社会震荡的政策工具。但这种工具本身,蕴含着两条完全不同的历史路径。
🧨 1. 尊严剥夺型 UBI(济贫法式)
本质:统治结构向失去劳动机会的民众“发放生存口粮”,维持基本消费以支撑资本循环。
特征:
无议价权,无参与权。
领取条件和额度受制于统治者。
实际强化社会分层与依附结构。
后果:
大众被彻底排除出价值创造链。
社会尊严被系统性剥夺,愤怒无法通过体制内途径释放。
结构性张力急剧累积,极有可能引发 反思性新革命。
⚠️ 这类 UBI 实际是“延缓爆炸”的统治策略,而非社会转型方案。
🌱 2. 生存劳动价值锚定型 UBI(存在凭证式)
本质:承认“存在本身即具有劳动价值”,通过自动化税与社会红利分配,将生产力红利直接回馈给全民。
特征:
普遍性与无条件性。
金融与政治上具“公民股东”属性。
全民共享自动化收益红利。
后果:
弱化垂直矛盾,重构社会契约。
公民获得基本的生存与政治议价权。
可能成为 革命后的新政策蓝本,为后资本主义秩序奠基。
🌿 这种 UBI 并不“施舍”,而是确立“存在的价值锚定”,是一种结构性再分配机制。
📊 历史动力闭环
| 方向 | 本质 | 结果 || --------- | ------ | --------- || 尊严剥夺型 UBI | 权力维稳工具 | 导向结构性反抗 || 价值锚定型 UBI | 社会契约重构 | 可能成为新秩序基础 |👉 所以,UBI 从来就不是一项“技术政策”,而是资本主义末期关于尊严与权力再分配的关键战场。
🤪 一句话总结:
前者是社会炸弹,后者是重建蓝图。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