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又說了「好」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
明知道自己心裡是「不想」,
嘴巴卻依然說了「好」。
不管是怕得罪人、
覺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還是那份想成全的慣性在作祟……
我清楚自己不是因為願意,
而是因為想成全。
想讓事情順著走,
希望他人能安心,
也希望整個狀態能繼續。
但那些「好」裡,
其實也藏著對自己的為難。
對,心裡不想,嘴巴卻說好。
這並非表裡不一,
而是不忍心說不。
後來漸漸明白,
界線不是拒絕,而是一種誠實的存在。
誠實地承認自己不想,其實是種責任。
因此,當我再次莫名有此舉動時,
我不再怪自己,
改為靜靜地看著那個慣性;
看見它從哪裡來,
也提醒自己——要慢慢學會讓它放下。
又或者,當我發現自己即將有此舉動時,
我懂得煞車,
不再為了他人而勉強自己,
並提醒自己:
承認不想,也是一種責任。
然而,
這需要練習。
願往後的「好」,
都能溫柔而真心。
照片中那柔光、雨後、葉片上的水珠,
就像不忍、覺察、慢慢放下的情緒。細長的葉子交錯、彼此纏繞,
像心裡那些「想成全又想退後」的念頭;
水珠停留在上面,
像是「說了好之後」的那份自省與柔軟。「承認不想,也是一種責任。」
—— 粉尼 FennyL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