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书单|2025年第2期:掌控人生主动权,如何内心不慌乱,规划不迷茫,工作不失去意义,养老不焦虑?

夏冰雹
·
(修改过)
·
IPFS
2025 年的春夏之交,我在书页里完成了六场不同的“对话”—— 从网球场的心理博弈,到人生设计的底层逻辑;从养老困境的冷峻思考,到商业世界里的价值观碰撞。

2025 年的春夏之交,我在书页里完成了六场不同的“对话”—— 从网球场的心理博弈,到人生设计的底层逻辑;从养老困境的冷峻思考,到商业世界里的价值观碰撞。

这些书不是 “标准答案”,却像一面面镜子:有的照见我们与自己的关系,有的剖开生活的褶皱,有的甚至带着争议,却能促使你停下来,重新校准对人生的理解。

2025 年 4 月至 6 月,我读完了以下这些书,愿它们也能为你带来启发。

 1 

The Inner Game of Tennis

By W. Timothy Gallwey

类型:心理

评分:☆☆☆☆

你是否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考试手抖、面试大脑空白、演讲忘词……为什么你越想精准控制,失误反而越多?这本书揭示:真正的瓶颈不在技术,而在你头脑里两个“自我”的内战。

世界顶级网球教练 W. Timothy Gallwey所写的这本书畅销了50年,被无数运动员、艺术家、职场人奉为心理圣经。虽然他讲的是运动心理学,但是书里的方法完全适用于任何需要稳定发挥的场景。

无论你是考试发挥不稳定的学生,还是想突破技能瓶颈的职场人,还是渴望内核稳定、自信的沟通者,这本书都能帮你解锁“身心合一”的状态,让实力100%发挥。

讲书视频:

Designing Your Life

By Bill Burnett & Dave Evans

类型:个人成长

评分:☆☆☆☆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被设计。 斯坦福15年爆款课《人生设计课》拆解8步核心心法,手把手教你从“迷茫内耗”到“主动发光”。无论你是20岁在十字路口徘徊,还是30岁想突破瓶颈,这套方法论已经帮助了全球100万人告别“将就人生”。

讲书视频:


走在信仰的路上

By 于东来

类型:商业

评分:☆☆☆

这是一本于东来的随笔集,也可能由员工整理自企业培训内容。虽然文字表达不算精致,内容略显琐碎,但其中传递出的价值观却让我深受触动。

于东来认为,人的一生应该努力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从 “奴性” 走向 “个性”,不要被虚荣、欲望与愚昧所裹挟,牺牲了健康、人格和时间。真正的专业精神,来源于热爱;当能力与欲望相匹配,人生就不必为生计而变形。

了解于东来的创业史,会更明白这些想法的来处:他曾遭遇黑社会故意纵火、店铺被毁、员工死伤;也曾经历企业扩张,自己像个陀螺停不下来,身心俱疲。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思考存在的意义。

他提出了超前的企业经营理念:“获取合理的利润,多了也不要。” 2024 年度,胖东来将 90% 的利润分给了员工,员工平均税后月收入达到 9000 元。他把企业定位成一所 “生命学校”,从各方面引导员工提高生命层次:必须放至少 20 天的年休假,学会享受生活,才能实现人性化管理;高管不许给孩子报一堆补习班,而是建立舒适的亲子关系;倡导员工结婚不要彩礼,不要为了面子办奢华的婚礼,反对家暴。

他认为:“没有达到信仰层面的时候,人总是为了生存、荣耀、利益、面子、责任而活,生命状态就充满虚荣…… 就像奴隶一样,很难沉下来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不知不觉一生就过去了……”

个体的觉醒也是文明进步的必要条件。我们社会中仍存在的暗礁,包括诈骗、盗版等恶劣行为屡禁不止,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人性尚未完全进化,生命层次还未提升。于东来写道:“一个人真正活出美丽生命的时候,他不会为了自己而去伤害这个社会。他的生命既能释放美、创造美,也能为社会更美好承担一份责任。” 

 4 

养老人生

By 钱理群

类型:社会

评分:☆☆☆☆

你有没有感觉,眼睛一眨,自己就成年了,再一眨都快中年了?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像做梦似的?不要觉得‘养老’是遥远的事,人生的齿轮转得比想象中快:今天还在为生计奔波的年轻人,转眼就会站在退休的门槛前;此刻觉得活力无限的身体,也可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开始发出警报。

养老从来不是老年人的专属课题,我们要提前做好功课。它分为两个阶段:活力养老与失能阶段。

在尚能自理的阶段,老人可以不戴面具地践行生活,重新追寻年轻时未被满足的热情与兴趣爱好,唤醒那些被压抑、被遮蔽的内在自我,将潜能发挥到极致。钱理群教授在 75 岁退休后笔耕不辍,想象力与学术创造力迎来喷涌期。正如他所说:“养老,绝不是被动地等死,而是将一生中未能充分施展的潜能、主观能动性与生命能量彻底释放出来。”

与之相对,失能阶段最是无助,这一阶段自然是越短越好。现代医疗技术有时会让老人陷入“半吊子活着”的状态,生命质量实则很低。钱理群教授的妻子被诊断出胰腺癌晚期后,拒绝在痛苦中强求长寿,不勉强接受过度治疗,而是在离世前做完所有想做的事,安排好身后事,只求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程,始终掌握生命主动权。如今,钱理群教授自己也正走向失能,这让他难以接受 —— 因为一旦失能,需要雇佣护工,他的退休金便难以维系,他已经卖了房子来养老了。

不得不说,人的一生实在短暂。2019年,全球平均预期寿命为 73.1 岁,2021年,全球平均健康寿命(即没有严重疾病和残疾的时间)仅为 61.9 岁。这意味着,一个人退休后没多久,就可能要与重病或残疾抗争,严重者甚至在临终前十年就需卧床不起。即便在医疗保障完善、生活水平较高的新加坡,2024 年其人均预期寿命接近 84 岁,人均健康寿命仅为 74 岁,过了这个年纪便基本行动不便,需要家人照料。这也意味着,人在 60 岁左右退休后,还能自由活动的时间或许只有十年左右。 

而且,无论是否有儿女,失能阶段的处境都难免令人心酸。钱理群教授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的动荡,曾被打成右派、下放到贵州乡下,没有生儿育女,他不愿让历史的苦难延续到下一代。因此,他人生的最后几年,在没有妻子、儿女陪伴的情况下,必然会感到孤独。与他同住燕园养老院的高知老人们,即便有子女,也多在加拿大、美国定居,很少回国探望。我身边一些高知老人也面临类似的困境:孩子太过优秀,早已走出小家庭,属于更广阔的国家与世界。

我认为,年轻人实在有必要早一点认清人生苦短的现实。人生最灿烂的年华大抵在 35 岁之前,之后身体便会逐渐走下坡路。到了 40-50 岁左右,还可能面临父母断崖式衰老、需要照料的情况。90 后独生子女更是要面对小两口照顾四位老人的困境。

年轻时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前预防慢性疾病,争取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至 70 多岁 —— 再往后,想要高质量地生活其实很难。毕竟,对于失能阶段的老人,再先进的医疗技术、再多的钱,也只能是稍微减少病痛,吃不下、动不了,浑身插满管子,很难再提升幸福感。

另外,那些藏在心里的热爱,别等 “以后”。趁现在还能自由奔跑、全心投入,就该紧紧抓住。健康要提前呵护,是为了让能折腾的日子更长一点;心意要及时兑现,是怕岁月不等人。毕竟每一段能自主掌控的时光,都是限量版的馈赠。

 5 

啊,你说得对

By [日] 林健太郎

类型:沟通

评分:☆☆☆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联想到了一些现象:在集体主义、农耕文明较为盛行的地区,人们积淀了一些集体无意识的行为 —— 习惯服从于 “大家长” 式的权威制定的标准,面对平级者或下属的新颖想法时,容易下意识否定以维持安全感。接受社会地位差不多或更低的人提供的建议,自尊心和权威感会受到挑战。这就是为什么职场里很多老人极其固执。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为什么人会下意识否定新事物?因为哪怕对方提供了正确的观点和成功率很高的操作路径,自己却没有实践,就会显得自己无能,而全盘拒绝是最安全的,可以向外归因,都怪环境不好,缺乏机会。

人群之间对新事物的包容度差异也很明显:收入阶层不同,对新事物的接纳程度会有差异;沿海与内陆省份的人们,因地域文化与经济发展节奏的差异,对新事物的包容度也各不相同。当一个人接触的人群和思想越多元,陷入非黑即白的简单思维的概率就越低,也就不会随意否定他人的观点和选择。

我认为,本书倡导的 “不否定” 小技巧对日常交流有一定帮助。例如,在不一定赞同对方想法时,先不急于否定,一句 “原来是这样啊” 便能缓和氛围;提建议前先征得对方同意,可有效避免引发反感;不直接否定下属的方案,而是以 “是否有其他选择” 的询问引导思考。这本书的场景设定主要在职场,而我认为在生活中则应尽量做到课题分离 —— 不干预他人的主体性,他人与自己的选择本无高下,各自安好便好。 

 6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By 李笑来

类型:商业

评分:☆☆☆

李笑来身上有非常突出的闪光点:他很擅长把握大众的心理需求,能用东北人唠嗑、新东方培训的口吻输出简单的道理,语言风格极具感染力。

其中,“需求” 部分冲击到了我,和我的理念有冲突。他在新东方当托福老师期间写了两本爆款书,包括写作模板书。他深知写作很难通过背模板提升,而是要大量阅读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才能练就真才实学。但他也清楚,多数人寻求速成的“灵丹妙药”,几乎没人会潜心阅读来提升写作。他说,自己能赚到人生第一桶金,主要是因为满足了 “用户心里以为的刚需”,但这并不等同于他们真正需要的。而李笑来坚持,什么来钱快就做什么。

但我认为,这种方式不妥。利用人性的弱点兜售缺乏真正价值的产品,实则是进入了虚假销售的灰色地带。李笑来的做法,和市面上那些利用老年人的死亡焦虑销售违禁假冒保健品、药品的人没什么区别。它看似满足了 “需求”,却在无形中矮化了教育的使命。教育的本质从来不是迎合人性中尚未进化的动物本能,而是唤醒人内在的神性,成为完整的、有智慧德行的人。或许,钱少赚一点,却能启迪人的心灵,这才是教育者应有的担当。

这些书或许不直接给你答案,却让你在别人的故事里,慢慢看清自己的路。哪些观念值得坚守?哪些选择需要警惕?哪些生活值得提前准备?或许答案就藏在这些书页里。


--------------------------

👧 About Me:

🌟 英语教育博主 / 乡村数字游民 Education Content Creator / Rural Digital Nomad

🌟 原世界500强企业海外教育项目运营 Former Fortune 500 Company Overseas Education Project Manager

🌟 原香港SCMP财经记者 Ex-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SCMP) Reporter

🌟 波士顿大学新闻硕士 Boston University, Master of Journalism

🌟 2015年APEC会议中国青年代表 2015 APEC Meetings China Youth Delegate

🌟 2016年中国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 十佳演讲者 Top 10 Speaker, 2016 China's FLTRP Cup National English Debate

🎬 我的成长故事 My Stories:

youtu.be/D735ixZCMbg 

youtu.be/wA2KvvhTANs 

youtu.be/OsqR-oyRriU 

youtu.be/sDJHTNj03bA 

youtu.be/dfZw70YN1pk 

youtu.be/4dnJm5QO3_8 

youtu.be/6VwJCfH5F1o... 

youtu.be/hN-_HEnw6dU 

youtu.be/4YZXTT4Jl48 

youtu.be/-33Tyhb_ehs 

youtu.be/VHNhw6ZQyxU 

youtu.be/8612VqkqcxY 

youtu.be/UT6pu3S4rU8 

youtu.be/7_o7EECjQRw

youtu.be/0dghwSX_lBM 

youtu.be/iVPwaDFVdH0  

www.youtube.com/watc...

www.youtube.com/watc...

www.youtube.com/watc...


Social media:

🔔 YouTube:www.youtube.com/chan... 

📺 B站/小红书:@夏冰雹频道  ;@废柴老公和学霸老婆

📸 关注我的Instagram:@summerhailstones

🐦 关注我的Twitter:@Xiabingbao95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书音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