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论的陷阱:Charlie Kirk的观点是在约束女性的自由意志

lorisgreatmind6
·
·
IPFS

对Charlie Kirk观点的六点反驳:

1. 个体一般如何衡量自己的幸福或是满意

不管是满意还是幸福,人定义的时候都是从我想要什么,我得到了什么去思考吧。一个只知道结婚生孩子的女性,她结了婚有了孩子,她感到很快乐,跟一个想要好的教育,想要平等地位,想要更多的自由,而不仅仅是结婚生孩子的人,她当然不一定觉得自己快乐。Kirk的观点,不过是过去把女人的大脑切除一部分的另一手段,只要你们想要的东西只剩下结婚生孩子,你们就会快乐。

2. 不同国家的个体的衡量标准是否可以看作一致

按照Charlie Kirk的观点,某些非洲国家的女性一生只忙于结婚生育,她们自述的幸福百分比比西方女性要高。且不论观点1中,不同个体衡量自我幸福与满意的标准不同,不同国家和社会文化,她们衡量幸福与满意的基准线也必然是不同的。非洲女性自述的幸福与西方社会的女性自述的不幸福本身从研究方法论上而言,就不具备可比性。这一点牛津大学的学生也指出来了。

3. 傻人有傻福的逻辑

中国有句古话叫傻人有傻福,和Charlie Kirk的观点是异曲同工。傻子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作为人而言,应该拥有怎样的权利与尊严。他的快乐来自于无知,来自于不知道幸福是什么,也不知道不幸福是什么。人们看到了傻子傻乐的时刻,于是便以为傻人有傻福。但我相信任何社会工作者,医院的护理人员都知道,智力退化的人也会有对痛苦的感知,他们不展现出来,可能是源于害怕,或是源于不自信。那么那些结婚生育自述幸福的女人们,也许也会有同样的困扰,她们只是不敢去面对自己的困惑,自己的负面情绪,因为她们不想否定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现状。

4. 其实我们不该和Charlie Kirk辩论,让Charlie Kirk的观点变得值得辩论是社媒时代的悲哀

Charlie Kirk说西方越来越多的女性自述不幸福是一种退步,因为几十年前自述幸福的女性比例更高。我觉得他这样的人能得到牛津大学的辩论机会才是退步。当我们与一种非常落后愚昧的观点辩论的时候,我们是在合理化这样的观点,从而使得愚昧落后的观点反而得到了充分的传播。感谢社媒时代,有时候愚蠢的观点得到的推荐,基于算法,居然会更高频次,更广范围。社媒算法从不旨在推动社会更好的思考,他们只想要流量。

5. 幸福单一论的浅薄

现代社媒人类似乎有个执念,好像幸福人生就是每天都开开心心。我觉得并不是。人既然拥有感知开心与不开心,快乐和痛苦,是因为这些都是人生体验的一部分。像Charlie Kirk观点的肤浅就是认为不能有不满意不开心,那是不幸的。是这样吗?如果一个人的一生只体会过开心,那首先她的人生经历是贫瘠的;其次如果没有体验过痛苦,又如何知道什么是开心。人生本就是五味杂陈,合在一起构成了丰富的人生。我记得电影Soul里的22号对人生的莫名惧怕来自于她对人生负面体验与情感的恐惧,然而这个电影不就是点明了,经历了负面的,痛苦的,不愉快的,才会知道原来还有那么多正面的,愉悦的,快乐的人生经验存在,值得我们去活一次么。按照Charlie Kirk的观点,你的人生如果是不愉快的,就是退步的,你必须停下那些让你不愉快的事情,比如关心气候问题,关心性别平权问题,思考要不要冻卵(为什么需要你男性来评论这个事情),然后去结婚生孩子,永保快乐。是吗?

6. 写在最后的观点

从CharlieKirk出来指导女性生活,你就可以看到为什么总是有话语权和占据高位的男人对女人该如何生活指手画脚,而很少看到有话语权和占据高位的女人对男人该如何生活提供建议呢?这一现象本身就已经揭示了女性在当代社会依然是客体存在,而非主体。她们需要被指点,需要守规矩 – 这个规矩就是“乖乖的结婚生育你们就会幸福”,而这个规矩是一个男人制定的,他对此坚信不疑。这个事实本身,已经告诉我们,女人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依然是弱势的。依然是需要去争取自己制定生活规矩的自由的。

Kirk’s logic is a discipline of women’s free will; step into his trap, and the next step is total erasure.

这位共和党议员的观点是对女性自由意志的约束,如果你接纳了他的观点,那下一步,他将彻底清除女性的自由意志。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