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Larva Labs 推出《Quine》:程式即藝術的最終演化
🔹 代碼是藝術,藝術也是代碼
《Quine》中的每件作品都包含生成自身的程式碼,呈現在 78×148 的垂直格網中,如同工程師螢幕上的代碼畫面。Larva Labs 讓觀眾得以「讀」出程式,並以 PostParam 機制賦予收藏者選擇權,可在多重輸出間切換顯示畫面。這種互動不僅延續了 Art Blocks 對「鑄造即創作」的精神,也將生成藝術從單向創作推向共創實驗。
🔹 五個引擎與多重空間的生成邏輯
為呈現多樣結構,《Quine》內建五組核心算法:Shape、Glyph、Force、Ribbon、Lattice,各自生成不同的幾何、動態與色彩節奏。作品可在歐幾里得與非歐幾里得空間中切換,形構出如編碼畫布般的抽象構圖。Larva Labs 在此以數學邏輯重現中世紀織品與現代視覺設計的韻律,使程式美學成為當代藝術的一種語言。
🔹 重申長篇生成藝術的價值
當 AI 工具席捲創作界,《Quine》回歸長篇生成藝術的核心——演算法的獨立性與鑄造的偶然性。Watkinson 指出:「我們並非挑選最美的輸出,而是讓所有輸出都能自立。」Larva Labs 在《Quine》中選擇「站在演算法背後」,讓不確定性再次成為藝術的本質,也延續他們自《CryptoPunks》以來對區塊鏈創作的哲學探索。
參考網站:RIGHT CLICK SAVE
#區塊鏈藝術 #web3 #NFT #c2x3 #二三設計
c2x3 除了會在 Matters 分享Web3相關資訊,也致力將台灣項目推向國際,如果喜歡這些內容,請不吝分享我們的文章讓更多人看見,我們也有 Facebook、Instagram、Threads 和英文版的 Twitter、Medium 跟 fxtext 喲,歡迎大家來逛逛,未來還請各位多多指教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