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2x3|區塊鏈藝術媒體
《台灣島。鏈》作品介紹|時間的沉澱
新事物的表面是光滑、平整、帶有工廠的味道。經過歲月的流轉,留下的是斑駁、鏽蝕、褪色。你是否曾經感受過肌理的變化,帶給人的微小震撼?本次台灣島。鏈作品中,《時間的沉澱》透過快門捕捉了時光留下的痕跡,邀請您一起用駐足來感受這件作品,並且聽聽創作者的故事!

【新聞】林茲電子藝術節 Futurelab 展望多元未來
2025 年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再度聚焦未來科技與藝術的結合,Ars Electronica Futurelab 帶來最新的跨域研究與互動裝置。觀眾不只是旁觀者,而是能親身參與未來原型的實驗,共同思考在 AI 與新媒體環境下,人類如何構築更多元的未來。

無形調度:驅動《放開你的頭腦》的技術現場 — 陳炯廷 Tom Chen
Creative Media Gathering 第五場講座,分別由街舞舞者暨自由工作者洪翊博 HUNG YI PO (POBO)與馥谷餘 Fugu Fish Creative 技術總監陳炯廷 Tom Chen,分別帶來兩段精彩的分享。本篇節錄由陳炯廷帶來的分享,探討工程如何成為《放開你的頭腦》作品開啟最大可能性的最重要後盾。

當 AI 學會了跳舞,我們能從它身上學到什麼?— 洪翊博 HUNG YI PO(POBO)
Creative Media Gathering 第五場講座,分別由街舞舞者暨自由工作者洪翊博 HUNG YI PO (POBO)與馥谷餘 Fugu Fish Creative 技術總監陳炯廷 Tom Chen,分別帶來兩段精彩的分享。本篇節錄由洪翊博帶來的分享,首先回顧過往的創作歷程,接著聚焦在《AI 師傅》的創作分享,最後是他的反思以及觀眾現場提問。

【新聞】經濟學家用 AI「讀懂」繪畫情緒與社會氛圍的關聯
經濟學家最新研究利用機器學習分析超過 60 萬幅歐洲繪畫,時間跨度達 600 年,試圖從藝術作品中挖掘情緒信號,並與重大經濟與社會事件進行比對。結果顯示,繪畫情緒與社會繁榮、動盪、科技革新等時期高度相關,補足傳統經濟數據不足之處,為理解歷史提供了新的維度。

【快報】8/18 - 8/29 新聞回顧 Google 最新影像AI 工具Nano Banana、《Net Evil》探討網路七宗罪
🔹 《Net Evil》探討數位時代的網路七宗罪🔹 《Quantizer》8 月展出,延續區塊鏈藝術探索🔹 「MetaWin Create」計畫:持 NFT 可免費使用 AI 工具🔹 日本比特幣代表股 MetaPlanet,隨政策轉向風險浮現🔹 Google 最新影像編輯 AI 工具Nano Banana

【新聞】Meta 攜手 Midjourney,打造未來 AI 產品新美學
Meta 宣布與生成式 AI 圖像平台 Midjourney 達成合作,將授權其「美學技術」應用於未來模型與產品中。此舉被視為科技巨頭擴大 AI 佈局的重要一步,目標是讓自家服務不僅具備龐大運算與規模優勢,更能擁有符合人類審美的創意表現。對 Midjourney 而言,這是與全球最大數位生態系統之一接軌的機會,同時仍保有獨立社群支持的身份。

《台灣島。鏈》作品介紹|CONVERT TO : TW
翻閱字典,「convert」一詞的翻譯是:(使)改變,(使)轉變;(使)改信;(使)皈依。在今年台灣島。鏈入選作品中,《CONVERT TO : TW》這組作品,以又巨觀又私密的方式,呈現了台灣的山與海,讓觀眾去體會作者感知之下,這塊島嶼的意象。一起來聽聽作者的創作故事吧!

模組化創作思維與邏輯:VCV Rack 的優與劣 — 小灰
Creative Media Gathering 第四場講座,分別由科技藝術家暨裝置機構設計師葉韋鉦 Ted. Yeh,以及深觸 Silence Touch 負責人小灰(黃千祐) Gray Fover,帶來兩段精彩的分享。本篇節錄由小灰帶來的分享。

聲光機人:那些一起創造的奇幻瞬間 — 葉韋鉦 Ted. Yeh
Creative Media Gathering 第四場講座,分別由科技藝術家暨裝置機構設計師葉韋鉦 Ted. Yeh ,以及深觸 Silence Touch 負責人小灰 Gray Fover,帶來兩段精彩的分享。本篇節錄由葉韋鉦帶來的分享。

【新聞】Zora「創作者代幣」掀起爭論,Coinbase聲量飆升
由 Coinbase 投資支持的 Zora,自去年九月上線以來下載量突破 17 萬,活躍帳號達 1.8 萬。平台運作方式是為每位創作者自動生成代幣,讓其他人能夠「交易」創作者。近期 Base App 重新品牌並整合 Zora,更推升了使用量,甚至出現可直接透過 AI 代理進行代幣交易的新功能。

【快報】8/4 - 8/15 新聞回顧 比特幣衝破歷史高點、GPT-5 上線出包
🔹 王新仁《植徑集》柏林登場,開發生成藝術新視野🔹 比特幣衝破歷史高點,專家預期年底續漲🔹 韓國G.MAP展出AI生成藝術,探討程式作為創作語言🔹 《IEEE AIART Gallery》登場,引爆創作與倫理辯論🔹 GPT-5 上線出包,OpenAI 回滾改動恢復舊版模型

《台灣島。鏈》作品介紹:台灣元生種 Taiwan Nativerse|穿山甲 Pangolin
談起「動物保育」,是否覺得是個嚴肅的議題?本屆台灣島。鏈的得獎作品中,有一組作品將生硬的議題拆解,以作品的形式轉譯,讓人不知不覺中,看完作品之後再去閱讀文字知識,了解了台灣動物保育的來龍去脈。巧妙心思的作品背後,藏著什麼創作故事?,我們一起來聽聽創作者的心聲吧!

【新聞】Midjourney 反擊迪士尼與環球,控訴「凍結合法創作」
美國生成式 AI 平台 Midjourney 針對迪士尼與環球在 6 月提起的版權訴訟正式回應,強調其運作符合合理使用原則,並反擊兩大娛樂巨頭同樣使用並從 AI 技術中獲益。Midjourney 指出,對方無法「一邊享用 AI 成果、一邊全盤否定其合法性」。

AI 教育的探索之路:從創業時見到課堂實驗 — 蔡曜隆
科技藝術教育協會系列講座第四場,進行了兩段精彩的分享,由當代藝術家暨大學教師陳依純與多媒體設計系教授蔡曜隆,以「故事的生成現場:創作與教學中的真實片段」為題,帶來工作、教育、創作現場的對談。以下節錄由蔡曜隆帶來的精采分享。

故事的生成現場:創作與教學中的真實片段 — 陳依純
科技藝術教育協會系列講座第四場,進行了兩段精彩的分享,由當代藝術家暨大學教師陳依純與多媒體設計系教授蔡曜隆,以「故事的生成現場:創作與教學中的真實片段」為題,帶來工作、教育、創作現場的對談。以下節錄由陳依純帶來的精采分享。

【新聞】一塊錢也能投資藝術!Arttoo 打造人人都能參與的收藏平台
新興金融科技平台 Arttoo 正式登場,主打以區塊鏈技術實現藝術品的「分割式所有權」,讓收藏不再是富人的專利。用戶只需花一美元,就能擁有藍籌藝術作品的一部分。這項創新嘗試,為傳統門檻極高的藝術投資市場開啟了平民化的新篇章。首件上架作品為 Maria Kreyn 2025 年新作《Life on Jupiter》,象徵未來藝術收藏的無限可能。

【快報】7/21 - 8/1 新聞回顧〈植徑集〉完售 Spotify 陷 AI爭議
🔹 阿亂〈植徑集〉完售!互動機制受矚目🔹 法院撤銷Yuga Labs勝訴判決,NFT商標爭議將重審🔹 Google 與英國團隊推「Aeneas」,助重建羅馬銘文🔹 巴黎聖母院的 AI 分身!微軟與法國團隊打造雙生版🔹 Spotify 爆 AI 冒名逝世歌手,掀剽竊與誤導爭議

《台灣島。鏈》作品介紹|《回到那裡 Where We Once Played》 2025
回想小時候,最快樂的童年回憶是什麼呢?本屆台灣島。鏈的入選作品中,有一組作品是以童年的回憶出發,只要走到特定區域,就會觸發對應數位記憶場景。這麼特別的作品,我們一起來認識創作者的故事吧!

藝術家Refik Anadol將梅西進球瞬間結合 AI 藝術
當 AI 藝術結合足球傳奇,會擦出什麼火花?土耳其裔藝術家 Refik Anadol 運用 AI 技術重現足球巨星梅西(Lionel Messi)最難忘的一球——2009 年歐冠決賽的頭槌破門,創作出《A Goal in Life》沉浸式數據雕塑,最終於佳士得拍賣以 187 萬美元成交,所得將捐助 UNICEF 等非營利組織,用藝術連結運動、科技與公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