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囉書窩|蒂利希

■ 書名
■ 觀點
“上帝之上的上帝”概念
■ 四个方面
“上帝之上的上帝”概念,在蒂利希那里承担着四个方面的功能。
第一个方面的功能是,它回答了我们如今的一个问题——越来越多地控制着精神状况的世俗化或俗世化。就这一点而言,“上帝之上的上帝”是非宗教人士的上帝。我把这第一个方面称为蒂利希在牧灵神学方面的关怀。
第二个神学方面:蒂利希在新教神学方面的关怀。就这一点而言,“上帝之上的上帝”是怀疑上帝者的上帝。
第三个方面的功能是,这个概念涉及认识论的方面。说得更准确一点,这个概念涉及认识批判的方面。“上帝之上的上帝”清楚地表明,所有关于上帝的设想都只能望上帝的现实之项背。
第四个方面也即最后一个方面,与认识批判方面的这一关怀紧密相关:形而上学的方面。形而上学的关怀,想要找到上帝的真正的现实。
■ 宗教的辩证法
“上帝之上的上帝”与上帝是同一的。我们并不是有两位上帝。我们也并没有把上帝二元化。“上帝之上的上帝”是真正的上帝,也自然而然地与上帝是同一的。就此而言,“上帝之上的上帝”是一个悖论。蒂利希本人也经常换着说上帝和“上帝之上的上帝”。
这些思考算得上新颖吗———熟悉哲学史和神学史的人禁不住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然算不上新颖了。蒂利希只是承续了哲学传统和神学传统里的一个很有名的主题。聊举数例,普罗提诺的“大一”、伪狄奥尼修斯的“上帝之上”、大师埃克哈特的“神性”、谢林的“绝对者”,都有着相同的意味。蒂利希从来都没觉着他本人提出了什么新颖的东西。然而,他没有把这个学说当做精神史上的老古董,纵然是颇有趣的老古董问题,而是借助这一学说,直面他所在时代的问题(同时亦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为此,他也加入那些思想家的行列,成为一位“有所贡献”的新人。他没有把传统看做过去那个时代的僵死的包袱,而是让传统关联着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为实际的问题做出回答。
密码抑或象征
蒂利希重象征,雅斯贝尔斯重密码。对蒂利希而言象征是宗教的语言,对雅斯贝尔斯而言密码是超越的语言。
■ 評論
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關於田立克的簡明概論,沒想到內容相當艱澀。以「上帝之上的上帝」這一概念來說,《存在的勇氣》中寫道:
「存在的勇氣」的終極源頭是「上帝之上的上帝」,這是我們要求超越有神論的結果。除非有神論的上帝被超越,對懷疑和無意義感的焦慮才能被納入存在的勇氣中。
陳家富教授對此的解釋是:
田立克的「超越上帝的上帝」亦正是指出上帝的超越性。「超越上帝的上帝」並非指存在着一位超級上帝(Super-God),而是指我們不能從存有物中尋找上帝,「因為上帝並非諸事物中的一件,他超越世界上的諸事件並所有主體」。另一方面,上帝又是內在的。所有有限的存有物皆在其無限中,上帝是作為這些有限的存有物的根基和能力。
而本書寫到:
“上帝之上的上帝”与上帝是同一的。我们并不是有两位上帝。我们也并没有把上帝二元化。“上帝之上的上帝”是真正的上帝,也自然而然地与上帝是同一的。就此而言,“上帝之上的上帝”是一个悖论。蒂利希本人也经常换着说上帝和“上帝之上的上帝”。
我對此感興趣,是因為田立克針對存在危機或存在焦慮,提出了「勇氣」的解方。然而,「存在的勇氣」的終極源頭是「上帝之上的上帝」,這似乎又回到一種虛無性、自欺性或信仰性的復魅傾向。這有點像我們說可以「創造」意義,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可能只是「捏造」意義。我們認為「人生有意義」,可能只是一種面對「無意義」事實的一種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