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風格還是攝影主題?喜好才是重點
IPFS
拍攝風格,前幾年拍攝時一直琢磨甚至卡在這個詞,好像找不到自己很標誌性的作品,直到遇到某位大哥說,你拍的東西一直以來都在追求光比…
開始被人記得拍過什麼,比拍過誰還要印象深刻時,才真正的去檢視跟整理,拍攝的思維是如何構成的;我覺得偏好真的會體現在作品中,例如我很喜歡拍臀部曲線,就會被人記得,翻開作品也有蠻多張會強調身體部位,也被稱讚過拍的屁股很好看(?)
日系、韓式、歐美、泰妝,我覺得都是後面加上去的定義,就跟早期的古典樂也沒有什麼田園、命運,都是後來人取的曲名。
找到自己的喜好,往深度去鑽研,也要時時抬起頭來去找到不同的素材,欣賞電影、看展覽、追動畫、看小說、繪畫,每個視覺創作都是養分,沒有什麼只有或是應該的絕對值。
婚紗作品也從棚內走到街頭,台灣街景成了台灣感性,20年前的Taipei walker還有志村健遊台灣,跟金城武一起合作的街頭作品,都是很有趣的參考。
流行成了復古、熱門成了回憶,唯有不斷學習跟累積,再去組合不同的素材,產生出有趣的畫面。
攝影就是如此燒錢而令人著迷。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