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 Hyperliquid 看 FILLiquid:一场加密经济模型的对话
在今年的加密圈里,Hyperliquid 几乎成了流量密码。无论是“援助基金”回购计划,还是高频交易带来的庞大手续费,都让 HYPE 成为投资者讨论的焦点。价格最高冲到 57 美元、市值跻身全球前十,Hyperliquid 用数据证明了“高回购、高分红”的模式依然具备强大的吸引力。
我在关注 Hyperliquid 的同时,也发现另一个正在悄悄发力的项目——FILLiquid。二者在理念上出奇一致:都强调把平台收益大比例回馈给用户,但走的路线却完全不同。今天这篇分享,我想聊聊为什么关注 Hyperliquid 的朋友,或许也该留意一下 FILLiquid。
Hyperliquid 的“闭环”故事
我们先回顾一下 Hyperliquid 的核心逻辑:
高频衍生品交易 带来可观手续费。
手续费直接用于 回购 HYPE 代币。
持续回购 → 稀缺效应 → 价格上涨 → 用户信心增强。
在 2025 第二季度,Hyperliquid 通过“援助基金”计划,目前已经达到 16.8 亿美元的手续费收入大规模回购 HYPE。并在Coin360 数据显示,HYPE 最高冲至 57 美元,市值一度跻身全球前十。
这种透明直接的模式,让 Hyperliquid 成为“收入回购派”的代表,也给后来者树立了范本。
FILLiquid 的不同战场:Filecoin 生态的金融解法
相比 Hyperliquid 的衍生品赛道,FILLiquid 把目光锁定在 Filecoin 存储生态。 Filecoin 的确有真实存储需求,但资金效率一直是瓶颈。FILLiquid 的设计很有意思:
存储提供商(SPs) 可以通过平台借入 FIL,扩大算力和存储。
代币持有者 则能质押 FIG 获取分红。
平台 95% 收入返还社区,其中 50% 用于回购销毁 FIG。
简单说,它复制了 Hyperliquid “手续费→回购→价值提升” 的核心,但把引擎换成了去中心化存储需求。
数据一览:高 APR 的双刃剑
截至 2025 年 9 月 17 日,链上数据显示:
FIG 总质押量约 1600 万枚
Filecoin 网络最高 APR 60.9%+
BSC 链最高 APR 79%+
这样的年化收益无疑很吸睛,但也带来一个问题:高 APR 能否持续? 从 Hyperliquid 的经验来看,高收益是早期拉动资金的好工具,但长期要靠真实需求与持续回购支撑。
Hyperliquid 与 FILLiquid:异同与交叉
共同点:都强调高比例收入回购/回馈,用实际收益绑定代币价值。
差异:Hyperliquid 依赖交易深度与市场活跃度;FILLiquid 依赖 Filecoin 的存储需求和质押收益。
潜在交叉:两者都把“平台成长 → 用户收益”变成闭环,但一个是交易市场,一个是去中心化存储。
从投资逻辑看,Hyperliquid 的路径已经被市场验证;FILLiquid 则像一场仍在进行中的实验,挑战在于 Filecoin 生态的扩张速度和高 APR 的可持续性。
为什么 Hyperliquid 的粉丝也值得关注 FILLiquid
如果你是 Hyperliquid 的粉丝,熟悉它如何通过回购、通缩、社区激励推高 HYPE,那么 FILLiquid 的故事会让你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不同的是,这里不是衍生品交易,而是去中心化存储的真实需求。对一些寻求多元化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条与 Hyperliquid 平行、但风险结构不同的赛道。
风险与机会并存
无论是 Hyperliquid 还是 FILLiquid,高回馈模式都需要稳定的收入与精细的执行。
智能合约风险:任何 DeFi 项目都无法完全避免。
收益可持续性:过高的 APR 可能难以长久维持。
市场与监管变量:宏观环境同样会影响代币表现。
理性参与的原则依旧:只投入可以承受损失的资金,并关注链上数据、第三方审计和生态发展。
Hyperliquid 已经走出了一条被验证的回购神话,而 FILLiquid 正在尝试把这种模式带进 Filecoin 的存储金融世界。 对加密老玩家来说,这不仅仅是两个项目的对比,更像是同一种经济模型在不同场景的实验。 如果你因为 Hyperliquid 的故事而热血,不妨也看看 FILLiquid——也许下一个有机会引发市场讨论的关键词,就藏在这条链上流动性的新路径里。
风险提示:本文非投资建议。主要风险包括:智能合约漏洞风险、收益可持续性风险(高 APR 可能不可长期维持)、以及市场与监管风险。参与前请自行调查并仅以可承受的资金参与。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