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jaded.chen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七日书·第五天:噪音

jaded.chen
·

每天早上八点十五分,我坐在地铁的末节车厢,手里拿着咖啡,手机震动不停。车厢里挤满了人,空气里有洗发水的香味、汗味、塑料味,还有一股淡淡的焦虑味。那味道我闻得出来,是呼吸太快、思绪太乱、笑容太假才会散发出的气味。


我看着窗外的隧道一闪一闪,像心电图上的起伏。有人在打瞌睡,有人刷短视频,有人对着屏幕笑得很僵硬。我低头看自己,领带歪了一点,咖啡洒了一滴在手背上,烫得我轻轻一缩。那一瞬间,我竟然有点恍惚——这就是我吗?一个每天被闹钟推着往前走的人。


公司在二十六层。电梯的镜子很亮,我看见自己的脸有点浮肿,眼神里透出一种疲惫的光。早会开始,领导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每一个音节都像模板复制出来的。PPT 一页页翻过,图表在屏幕上闪烁,我的思绪却在另一个地方游荡。


有时候我觉得,焦虑不是因为工作本身,而是因为那种“必须显得很努力”的姿态。你得微笑、得点头、得回应、得在群里立刻说“收到”。连沉默都成了一种错误。午休时,我一个人躲在楼梯间,听楼上传来的打印机声,听风从通风口钻进来的声音。那声音有点凉,我靠在墙上,闭上眼睛。


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脆弱。

别人都能熬,为什么我不行?

别人看起来都游刃有余,为什么我每天都像被掏空?


可我也知道,那种“别人”的幻觉,是现代焦虑最狡猾的幻术。所有人都在假装没事。所有人都在笑。


下午三点是我一天里最焦虑的时刻。那种焦虑没有原因,就像空气忽然被抽空。我盯着屏幕,光从显示器里打在我的脸上,像一面冷的墙。我听到心跳在加速,呼吸变浅,手心出汗。我假装整理文件,实则什么都没看进去。


有一次,我走进洗手间,对着镜子看自己。

那一刻我有点害怕,镜子里的那个人表情空白,像是被贴了一层透明的膜。我轻轻用水泼了脸,水顺着下巴往下滴,打在洗手台的瓷面上,溅起一阵轻微的声响。那声音让我稍微活了过来。


晚上回家,我还带着那种无形的噪音。它藏在脑子里,不停回放白天的场景:邮件、会议、声音、笑。就像有一条隐形的河在脑海里流,水声永远停不下来。我洗澡、做饭、遛狗,连呼吸都带着那股焦躁的节奏。


有一晚,我实在睡不着。

布朗在脚边打呼,我起身去阳台,点了一盏小灯。城市的灯光在窗外闪烁,楼下有小车缓慢驶过,尾灯像两条红色的线,消失在拐角。我拿起手机,关掉所有提醒,把它翻面放下。然后泡了一壶茶。


茶叶在壶里翻滚,水汽慢慢升起来,模糊了灯光。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焦虑其实就是一种速度。

世界太快了。

我们太怕被落下。

于是不断追,不断比较,不断自责。


我轻轻吸了一口气,让空气从鼻腔滑进身体。

风吹过阳台的帘子,碰到我的手背。那一瞬间,我听见远处有钟声响起,不知道是哪栋楼的。我闭上眼,身体里的噪音终于开始变轻。


有时我会想起刚毕业那年,坐在公交车上看夕阳的自己。那时什么都没有,却没有现在这么累。我开始怀念那种“没什么也没关系”的日子。可能人到某个阶段,焦虑不是怕失去,而是怕不被看见。可后来我发现,真正的自由不是被看见,而是不再需要被看见。


夜更深了,街道安静下来。灯光从窗外打进来,照在茶杯上,反出一点温柔的光。茶已经凉了,我却舍不得倒掉。那杯茶就像我的一天——从滚烫到温热,从温热到冰凉,但依旧留着一丝香气。


我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

明天也许还是一样,噪音还会来,焦虑也不会消失。

但至少,我还知道什么时候要停下来,

什么时候该关掉手机、关掉世界,

听听自己。


风再一次吹过,

我看见窗玻璃上映出我的影子,

模糊、安静、没有表情。


但这一次,我觉得它看起来挺好。

至少,它是活的。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