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book icon

jaded.chen

@jadedchen

存钱焦虑,和新教伦理的影子

发工资那天,我总要点开 App,看三遍余额。看完还是叹一句:“不够。”这篇写的就是那种存钱焦虑:父母一代翻存折,我们这一代刷余额,几百年前的新教徒攒钱给上帝看,如今我们攒钱给银行看。钱能缓冲,却不能消灭慌。有人攒了一辈子一场病花光,有人不存钱反而活得自在。存钱当然要存,但别存到忘了活。

钱这东西:从法币到数字货币

这篇其实就是聊「钱」:从奶奶抽屉里的粮票,到今天手机里的二维码,再到比特币和数字人民币。钱一路变过来,从来就不是纸或者代码,而是大家共同的信任。法币像汤面那层浮油,比特币像锅里漂的辣椒,数字人民币就是把汤装进了保温杯——花样再多,最后我们喝的还是那口热气,能不能暖到胃才是真的。

三日书 · 第三天:小王子

一部薄薄的《小王子》,陪我走过少年、青年、中年的三个阶段。书没变,人自己变来变去。雨洇的书页、掉落的星星、半盏凉茶,它不教我什么大道理,只在不经意的时刻,照见我当下的模样。

胡笳夜长,元宫酒烈:马上夺来的春色

《元史·顺帝本纪》载顺帝“日纵声色,不理朝政”;《元史·礼乐志》记教坊胡乐,兼琵琶、胡笳、箜篌之音;《元史·后妃传》言宠姬数十,昼夜侍寝;元曲《小桃红》有“烛泪成花,绣被翻云雨”之句。史料虽冷,帷帐内却是兽皮、烈酒、胡姬与喘息织成的大元春宵。

今天去海边吗

一块在海边偶然捡起的石头,形状并不完美,却在指尖停留得恰到好处。它带着海水的凉意和岁月的纹理,像一段没有雕琢的情话,被风沙打磨成柔软的轮廓。拿在手里,仿佛握住了那天的阳光、海浪和笑声,一起凝成了心的形状。

生孩子和写作,都是在一无所有中创造

写字的“无用”,正是我留下来的理由

分工:亚当·斯密的针厂,到今天的你我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写过一个很生动的例子: 在一个针厂里,如果每个工人从头到尾自己做一根针,一天可能做不出二十根;但如果把工作分成十道工序——有人拉丝、有人切断、有人磨尖、有人装头——那么同样的人手,一天能做几千根针。 这就是“分工”的威力:让效率像开了挂一样往上冲。 两百多年过去,我们的生活几乎都是分工的产物。 软件公司里…

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的老梗,为什么现在还在用?

前几天刷到一个帖子,有人说“市场经济就是谁家便宜就买谁的,大家各取所需”,底下有人回:“这是看不见的手啊。” 我突然想,这个词从十八世纪一直用到今天,还挺耐打的。 亚当·斯密的意思,其实很简单: 你不需要一个中央大脑来安排谁种多少麦子,谁织多少布。每个人只要出于自己的利益去做决定——农夫想多卖麦子,织工想多卖布——最后整个市场…

《掩埋》:埋的不是尸体,而是真相

我以为会看到废墟,结果只看到一张张脸。

码农视角下的中国史 · 卷八|元朝:外资收购+跨国合并的灾难现场

忽必烈的城市化PPT很美,底层代码全是屎山。

分手总要在雨天

那年的雨,总是带着一股闷热的湿气。街边的公用电话亭还站着人,手里攥着一张五毛钱的硬币,雨水顺着透明塑料顶滴下来,打在电话线卷曲的外皮上。路口的士多店门口,红白相间的冰柜里躺着五毛一根的老冰棍,塑料袋外面起着一层薄霜。公交车慢慢驶过,溅起一串泥水,车窗上贴着褪色的广告,广播里正放着张学友的歌。那时候的雨,不像…

有些花开过,就会落下

有些花开过,就会落下。路,一直都在脚下。

从文字里看人

阿荣用闽南话写字,也把自己的一生,慢慢写进了纸里。

桥边的早点摊

忆往事

词中藏肉,宋人作兽:灯下十丈软红

宋代都城夜色繁华,《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皆载教坊司妓女妆艳工词、昼夜接客宴饮;《宋史》记徽宗嗜声色,常幸李师师第流连不归;词家柳永、李清照、欧阳修笔下的“衣带渐宽”“浓睡不消残酒”“红杏枝头春意闹”,皆成闺阁低语与绣帘深处的暗号,纸上是风月,帷帐里却是肉与瘾。

那一顿法国家常菜

九年前,在法国一个小镇,我和她一起回了家,见了她的父母,吃了一顿饭。桌上的菜不多,话也不多。我们没有讲“未来”,也没有谈“婚姻”,只是在秋天的黄昏里,慢慢吃完了那一餐家常菜。那顿饭之后,我们回了中国。她成了我的家,而我,好像也不是原来的我了。

杨贵妃乳安禄山

出自《新唐书·安禄山传》: 「禄山尝自言,贵妃养我如子,尝乳哺之。」

李夫人病中不许帝见

“武帝欲见之,不许;既死,令工图其形,以置左右,望之。”——《汉书·外戚传》

西瓜冰冷,像夏天的尾巴

西瓜是傍晚切的。刀一拍,“啪”,裂开,像谁在屋里拍桌子。红瓤露出来,亮,汁水顺着刀背流,滴到案板上,“啪嗒”一声。 我伸手摸,冰,带点甜,忍不住舔了一口,凉得牙根一颤。 切成大块,丢搪瓷盆里,红的,白的,黑籽亮亮的,像嵌了一排小玻璃珠。端去放冰箱,一推门,凉风扑脸,像有人把一片湖水泼过来。 到夜里,雨下了,窗外有风,吹得纱帘一抖一抖。把瓜拿出来,盆子冻…

各位馬特市民注意了!


在這個手機刷到手抽筋的年代,


你有多久沒有收到過一封真正的信件了?


今天,我們要告訴你一個超級大好消息——


筆!友!熱!潮!正式啟動!


以文會友、不限年齡、不限地區!


只要你會寫字,就能交到來自全世界的朋友!


每天只需5分鐘,找回屬於自己的溫度與儀式感!


而且,現在報名還能獲得神秘禮物喔!(並沒有)


Email:


[email protected]

各位馬特市民注意了!


在這個手機刷到手抽筋的年代,


你有多久沒有收到過一封真正的信件了?


今天,我們要告訴你一個超級大好消息——


筆!友!熱!潮!正式啟動!


以文會友、不限年齡、不限地區!


只要你會寫字,就能交到來自全世界的朋友!


每天只需5分鐘,找回屬於自己的溫度與儀式感!


而且,現在報名還能獲得神秘禮物喔!(並沒有)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