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DuncanLau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Paul Young,另一個保羅的音樂故事

DuncanLau
·
·
一不離二,二不離三,既然寫了兩個都叫保羅的歌手,也馬上想起另一個,就一氣呵成地寫多一篇,這位叫Paul Young的歌手,絕不後生(年輕)了!

今天提起Paul Young,大概沒太多人認識了,但在八十年代可算是鼎鼎大名!在那首《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神曲中,開頭的第一句,便是由他領唱,由此可見,他當時在英國樂壇的地位。

他比起其他八十年代初的新浪潮新浪漫一輩,起步稍遲,最主要是他只是歌手,需要其他樂手合作。他出道後先後參與三支樂隊,在Streetband 中,他們只出版過一張單曲,隊員各自摸索。其中兩位另起爐灶,組成Q-Tips,拉攏了Young加入主唱。他們的際遇相對好,經常演唱,大獲好評,又受邀參與一些電視台的表演,漸為人熟悉,很多行內人十分看好他們。亦有些比較知名的樂隊請他們做開場表演,包括國外,形勢是一片大好。在那兩、三年間,他們推出過兩張專輯和七張單曲,卻令人意外地,完全沒有好成績,終於引發樂隊解散。

Young馬上受CBS公司青睞提供個人合約,他的聲音很悅耳動聽,不慍不火,令聽者覺得舒服。在大公司支持下,可以精挑細選歌曲,不過單曲《Love of the Common People》,一首六十年代的舊歌,雖然有多位歌手翻唱過,但成績很普通,而今次也不例外。他們轉而找到一首Marvin Gaye的舊作《Wherever I Lay My Hat(That’s My Home)》,這不是一首熱門歌,只是Marvin Gaye一首單曲背面的非主打歌。意想不到的,這首歌直上流行榜第一名!

乘着另一首單曲《Come Back and Stay》和專輯《No Parlez》推出,聲勢浩大,在多個地方都有驕人成績,唱片公司乘勢再推出《Love of the Common People》,這次在英倫榜進佔第二位,成績大躍進!真的是跟紅頂白,時也命也。

打鐵趁熱,第二張專輯馬上開始籌備,仍然以翻唱為主,第一首單曲的成績稍遜,他們轉而以一首Young有份創作的《Everything Must Change》試試市場,成績僅算好一點。這首歌其實相當慢熱,不是人人一聽便喜歡,但多年後,很多粉絲都認為是他們的三甲之選。另一首翻唱歌《Every Time You Go Away》接着推出,大出意外地在美國流行榜稱霸。這首歌原是美國組合Hall & Oates在80年的作品,當時他們並沒有作單曲發行,並不算主打歌。但Young的版本成為美國冠軍歌之後,原作者Daryl Hall似乎很不服氣,除了馬上推岀自己版本的單曲之外,亦將之加進演唱會歌單中,經常提及是自己的作品!

至此,大家可以肯定Young是一個特別擅長翻唱的歌手,他的版本通常跟原唱分别頗大,加上比較接近當時流行曲的編排,容易入耳,又因為原本歌曲不是熱門歌,很多人未必聽過,可以當作是新歌。他也依從這個方程式,在八十年代總算風光一時,曾經拿下英國最佳男歌手獎項。踏入九十年代,市場改變,不少新音樂元素岀現,Young的風格便顯得老舊過時,只好着眼在忠實的追隨者,他的確很難轉型。翻唱大家比較熟悉的作品,難免會有比較,有時珠玉在前,有比較便可能蝕抵一些了。

他在1997年推出了同名專輯之外,便沉寂下來,2006年嘗試做一張Swing風格的翻唱歌曲專輯,連最忠實的追隨者也嚇走不少。要十年後才作捲土重來,不過,市場已是另一片天地了。幸好,市場也小衆化,不用大賣,能分一杯羹已經不錯。

漫不經心地做了個保羅三部曲,就此打住了。


聽歌時間:

英倫第一首冠軍歌。
第二首主打歌。
第一次推出,不入百大。一年後再推,登上第二名,真是跟紅頂白。
第一次以自己的作品推出單曲。
曾經和愛爾蘭樂隊Clannad(Enya出身的樂隊合作過一曲。
翻唱Crowded House的名曲,有人喜歡,有人莫視。
在九十年代中,算是比較受歡迎的一曲。
曾經和George Michael同台合唱...

曾經和George Michael同台合唱,場景是Prince’s Trust Rock Gala。在八十年代中是英倫盛事,星光熠熠。同台還有Mark King (level 42),Eric Clapton,Mark Knopfler, Phill Collins,Elton John這些人伴奏,看看你能否認出來。

2016的作品。
2023的作品。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