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逸盈軒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井底之蛙寫字日記:寫的不是世界,是我家的煙火

逸盈軒
·
·
看了 Matters 上其他人的文章,有時候我會慚愧得不敢開新頁。他們談哲學、論文學、寫城市、寫政治,而我寫的,是怎樣煮粽子、怎樣翻稻穀、怎樣用耳朵聽米轉飯。我曾懷疑過,這些到底算不算「值得寫的東西」?

有一次我寫完一篇文章,翻看平台上其他人的內容,心裡冒出一句話:「我是不是井底之蛙?」
語言不夠華麗、觀點不夠深刻、主題不夠「現代」。他們在寫世界,而我只寫我媽怎樣趕我去廚房學煮飯。

但我也記得那些我寫下的畫面是真實的——
稻田邊的風、灶口裡的火、綁粽子手指上的米漿,那些不是我編出來的,是我走過來的。

有人寫革命,有人寫城市,有人寫星辰。而我寫的,是我家的煙火。
那是阿公望天說「今天風來得怪」的神情,是母親聽火聲判斷米熟的技巧,是姪女說「為什麼糯米會那麼黏」時歪著頭的樣子。

我沒有宏觀的筆,但我有一雙願意低頭撿回記憶的手。
也許我筆下的世界只是一口瓦煲、一節水草、一碗稀飯,但那也構成了某種完整的宇宙——我家裡的宇宙。

當我寫完這篇,我忽然發現,其實「井底之蛙」也可以很幸福。
因為它抬頭看的那口天,是獨一無二的藍。
它知道天什麼時候變陰,也知道水什麼時候漲上來。

所以,我會繼續寫。寫我家的粽子、寫雨天裡怎樣煲粥、寫阿媽的火棒、寫那些不是知識但有體溫的記憶。
這是我的日記,也是一種回家的方式。


不是每一隻青蛙都得跳上大堂講話。
有些,只需要守在井邊,唱自己的小歌。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