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jaded.chen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ISCN
iscn://likecoi...o8/1

三日书 · 第三天:小王子

jaded.chen
·
一部薄薄的《小王子》,陪我走过少年、青年、中年的三个阶段。书没变,人自己变来变去。雨洇的书页、掉落的星星、半盏凉茶,它不教我什么大道理,只在不经意的时刻,照见我当下的模样。

书架第三层靠左,放着一本薄薄的《小王子》。封面已经起了毛边,纸页泛黄,像一件旧衬衫。书角有一道浅浅的痕,是雨点晕出来的。九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在旧书摊买的。摊主说:“这本书小孩大人都能看。”我兜里正好有零钱,就顺手带了。回家的路上下雨,书包没拉好,雨点洇了一块,印迹一直留到今天。


第一次读《小王子》,是中学。老师布置作业,说要写一篇读后感。我翻了几页,满脑子雾水。那时候的我更关心操场上的篮球赛,哪有什么心思去琢磨狐狸和玫瑰。可作业总得交,于是挑了一句“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抄在本子上,后面添了几句模模糊糊的议论。字写得歪歪斜斜,墨迹在纸上糊开。交上去时还有点心虚,但又暗暗觉得自己聪明。老师没多说什么,作业批改后画了个“良”。


当时心里一松,觉得蒙混过关。那句子在我眼里,不过是大人们喜欢的空话。后来想起来,反倒觉得,那种“不懂装懂”的年纪,其实就是少年人的天真。我们总急着长大,总急着表现懂事,好像说出几句玄乎的道理,就能被认可。可心底,其实是空空的。


第二次认真翻《小王子》,已经是大学了。那时恋爱。她送了我一本新的,扉页上写了几个字:“我们都是小王子。”夜晚的宿舍很暗,楼道的灯忽明忽暗。我趴在床上翻到狐狸那段:“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彼此需要了。”那一刻觉得浪漫极了,好像是命运的注解。我拿着那书,忍不住在心里替她和我对号入座。


那时候的日子很轻快。一起去小吃摊吃炒粉,碗里热气腾腾。风吹过来,纸屑乱飞,她边走边笑,说:“像下雪一样。”我那时候觉得,全世界都亮了。狐狸和玫瑰的故事,就像我们。她有点小脾气,我也装出耐心,觉得那就是“驯养”的过程。


可是后来分手了。我一个人在出租屋的夜里,又翻起那本书。狐狸还是那句话,玫瑰依旧娇气,小王子还是固执。可那时看,浪漫全都消散了,只剩下孤单。狐狸其实很寂寞,玫瑰有点作,小王子只是一心要回到自己的星球。那句“彼此需要”,忽然变得酸涩。原来书里的情感,不全是温柔,也有执拗和脆弱。


那一夜书放在桌上,我没再继续。外面有人放烟花,砰的一声炸开,碎光在夜空里闪。我的影子被映在墙上,很孤单。那时心里忽然有点明白:书不会安慰你,它只是照出你当时的模样。


再后来,就是工作之后的夜晚。日子被柴米油盐切割得碎碎的。加班回来,屋子里静得很。泡了一杯茶,茶凉了,叶子沉在杯底。我翻到酒鬼那一章。酒鬼说,自己喝酒,是为了忘记喝酒的羞愧。我读着,忽然笑了一下,又觉得心里发凉。许多事就是这样,想忘掉,越想忘,越记得牢。人一生里总有些绕不出去的圈。


楼下有人推车,铁链哗啦啦响。我看着那行字,手里端着凉茶,觉得自己好像也在绕圈。外面夜色黑沉,屋子里只有昏黄的灯。那一刻心里有点空。


柜子上一直放着那本书,底下压着一张白纸。纸是我女儿画的,上面歪歪扭扭画了几个星星。她说那是“天上的灯”。我没舍得丢,就夹在书里。每次翻书,星星都会掉下来。我总小心翼翼把它拾回去,再夹好。


那时候才觉得,这本书已经不只是书了。它像是一个影子,跟着我从少年走到中年,从不懂装懂,到真心怅然,再到慢慢接受。生活还是一样,锅里煮面,夜里泡茶,早晨送孩子去上学。可是偶尔看到那张纸掉下来,心里会慢下来。


《小王子》没有告诉我什么大道理。它只是用狐狸、玫瑰、酒鬼、小王子的影子,照出我自己不同阶段的样子。


想起来有点好笑。小时候觉得它玄乎,谈恋爱时觉得它浪漫,后来一个人待着又觉得它挺孤单。书没变,人自己变来变去。翻到哪一章,就像照见自己哪副样子。它不是路标,更像一面镜子。


日子还在往前走。小王子走了,狐狸的话留下来。真正重要的东西,眼睛看不见。孩子的星星还在纸上,柜子里那本旧书还在。生活慢慢走,锅里冒着热气,茶水翻着泡沫。我的心里,还留着一个柔软的角落。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