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皇王』一辭即知清華簡十四《成后》乃今人偽造之偽簡

劉有恒
·
·
IPFS
·
從『皇王』一辭即知清華簡十四《成后》乃今人偽造之偽簡

從『皇王』一辭即知清華簡十四《成后》乃今人偽造之偽簡


2024年12月20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肆)》由內地中西書局出版,共收錄《成后》《昭后》《兩中》三篇竹書。其中《成后》九支簡,被認為是指西周成王時的治政理念史料。不過,只要細看一下內文,即知,此為今人偽造的偽竹簡,其故何也?


因為,內中有一句,由作偽文本的今人所寫的其中一句即見其偽,內曰:『皇王作起,高寵今后。』其實若依先秦人來看,必屬文義不通,而對先聖大不敬,而有學者釋為『成王得到文、武王高寵而年少繼位』。而一看『皇王』二字,就知道如果真是戰國楚人,那麼他還得再活近千年,活到南朝劉勰《文心雕龍》時代,看到了劉勰的〈詔策〉篇裡的『皇王施令,寅嚴宗誥』最初始用之後,拿來寫進戰國楚國當時的清華簡竹簡裡。


而且在先秦,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都認為『皇』指的是『三皇』,所以,秦始皇自稱『皇帝』,因為『德兼三皇、功蓋五帝』。『皇』是指遠古傳說時代的古帝,所以任何所謂先秦文物,敢出現了什麼稱頌夏商周君王為『皇』的,都一定是現代不明『皇』在先秦係最高級別的頌讚古聖帝用語,即對於我們現代人認為的半神話半傳說的部落領袖的尊崇的敬稱。


所以,像這《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肆)》裡的所謂的《成后》篇,竟然能用到後世把『皇』字世俗化之後的用法,而且還用成了南北朝時期開始的用法的『皇王』,一見就立馬可以斷定是現代作偽團夥裡的寫手偽造的。因而,是一篇學術詐騙之下的偽文物,來污染學界的。(劉有恆2025.9.5)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劉有恒以理工求真精神從事三十年學研的文史工作研究,尤精學術辨偽.辨偽內容遍中國音樂學,崑曲學,文學及戲曲學,史學,中國古典學及經學,與佛教史.及新詩創作人,出版著作計數十種.並天文物理研究者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清華簡十一偽簡《五紀》用“建星”宿名即知其偽

清華十一偽簡《五紀》誤用『文后』一辭而露偽

談清華簡十二偽簡《參不韋》裡“參不韋“一名的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