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经济的随笔式分析:经济带来的空洞社会性
花哨的现代社会在资本主义的熏陶下逐渐放开自我,在一去不复返的逐利梦想中渐渐堕落;无论如何,责任是否归咎于谁,都无法理解最初的理想和心情是否真的那么真实和富有希望。
即使中国处于经济荣耀的光辉之中,久久难以消散;但精神以及文化的匮乏却使得光辉显得摇摆不定;也许中国没有人能够解释和定义光辉的意义,发展经济到底是为了什么?
无论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还是社会经济复兴,好像都离不开经济目标对于中国发展的推动力。这不禁令人瞎想,难道经济真的这么重要吗?
掌握经济的确相当于掌握权力,但却不一定能够真的影响人们。
就像中国长期以来的舆论宣传都难见其真正的效果,无非只是依赖于经济的报复性投入,进而在外交以及政治层面更加具备身份性而已。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人类的精神又如何?
不断摇摆和游离于经济悬崖的边缘,其精神再也无法蔓延至极乐之地?
被疲劳和压力压断的脊梁是否还能支持一场简单的娱乐游戏?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后就持续快速地发展,并产生巨大影响,无论是对国际社会还是整个亚洲;但同时也遗留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通常是由于过度集中于经济效应或成就而失去对于其他普遍性问题的探讨,这使得很多问题无法在表面中被人们看见,不像自然灾害这么直接,也不像杀人狂在城市中游荡;更像是隐藏在城市中的寄生虫。
农村,城镇发展不均匀、国家对于经济的膨胀控制、个体收入不均匀,税收过高等问题。
在如今看来,这些都是经常被讨论或思索的问题,很多事情背后的根源其实都是这些问题所引发的。
而通过政治控制中国经济的整体结构或许是常常被忽视的问题,很多时候人们经常把很多问题,比如户籍制当做单独的问题存在,但这些问题是极其明显的结构性问题。
户籍制往往严重影响中国人的流动,这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是极其明显的;通过对于企业和劳动相关法律的忽视,而形成主要的中国经济结构。
这些问题往往又影响中国的社会问题,比如户籍制加深了对于不同地域的中国人间的互相歧视,这使得中国民族可能严重分裂,只是表面看起来和谐稳定。
因为户籍制以明显的制度化结构分化中国人的流动性,同时又限制其发展的空间以及对自我文化认同的建构性发展。
这些都体现出中国经济对于各个领域的影响极其深远,无论是政治还是社会文化,都受到显著影响,甚至以经济为中心。
中国经济在近年来的增长速度持续下降甚至呈现出倒退的情形,这引起国际社会包括境内公民的高度关注,原因正如前面所言,中国经济的影响极其深刻,只不过似乎没人愿意正视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和问题。
中国与美国间的复杂关系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强硬还是模糊的态度,背后都表面两国的撕裂和不确定性,可能在临近几年达到顶峰,导致关系的彻底僵化或回避。
国家叙事以及经济结构的宏达使中美两国的关系极其吸引眼球,在关注度与中国的政治以及台海问题形成交叉;然而这种现象和关注却无法带来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又使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和问题藏入深海。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