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之包容別人的不足,專注自己的提升;

閒聊有點長,就看看吧~
包容別人的不足,專注自己的提升;
在創作的領域上,先不提文字的優劣,平心而論,每一個主題與元素都有不同的族群,而通常人喜歡用自身的經歷或審美,去評判他人,這些不過是剛好,你此項主題強過他人,也可能只有你自己認為強過他人。
於是有些寫都會的看不上市井的詞,山裡邊的看不上高學歷的,寫詩看不上不在同個格局的古風﹑文化﹑軍事﹑廣告﹑教育……等,(以上這些都只是比喻。)因為以自身的審美,評判別人的作品各種心態可多了,很多都是拿著人家幾篇就開始滔滔不絕以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
如兒歌,一般是幼兒要達到好學習,朗朗上口的用字,雖然很簡單,不難,但真的成歌,要讓孩子好唱,說不定在這批孩子底下,你就被刷下來了,或是用字太深,孩子無法會意,或是曲做的太快,怱視小孩能唱的速度,都會讓你在這裡又學了一課。
有些人說歌詞無病呻吟的確也是很多,但有些詞會讓人喜歡,不就是詞寫中了你的心事?聽歌不就是為了抒壓﹑放鬆? 多少創作品,不就是為賦新詞強說愁?
一再只想堆砌辭藻的,只會想著自己用的文字多高深,也不管唸起來順不順(這個順又牽扯每個人的咬字了先跳過。)寫了一堆很難記的文字,是考驗歌手還是聽眾嗎? 一首歌還得拆文解字才能知道你在寫什麼,聽歌的意境被這些"高深難測"的字打斷了, 還能夠沾沾自喜也是令人醉了。
填詞和寫詞時,通常是聽曲子給我的感受。
我只是個小小詞人,有的主題得心應手,有的主題,就會比較差一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弱項,寫的好與不好,都是自己在挑戰的功課;你沒有混水摸魚,沒有隨便對待,那都是記錄你當下的能力;你只要有一點的不足,都會被放大檢視;反之,若你今天有名氣,就算有些許隨便的交差了,也會有擁護你的粉絲為你說話,但,不是你的粉絲,也會質疑你的能力,所以不管你今天有不有名,都要對自己的作品嚴謹以待。
總有人被人質疑作品時就說了聲我隨便寫的,來給人唸的,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呢?
出去的作品,是你的名字,你可以因為不足寫不好,但誰會故意拿出讓人罵的作品呢?
歌詞有很多的宣洩,有人只想記錄當下,有人想要傳頌千古,有人想要寫出各種不同的心境,記錄很多的生活,在政治成為一種宣傳,在廣告中讓人記住自己的產品,並不是每個人都要把歌搞到萬世傳唱;它有很多的用途,若要用一堆框架約規定,或許歌詞與內容變成一種制式化的質量呈現,這個世界將多麼無趣。
有些重詞意的老文手,就會說你們這些年輕人寫什麼鬼,膚淺;有些年少一輩看著老一輩的用字,說什麼時代了,寫點看的懂的行嗎?咬文嚼字,看的懂的有誰? 不在一個點上,永遠不會有結論。
不管你的作品,在哪個領域,都會有相關的族群喜好或厭惡,所以沒必要了擁護自己覺得好的,就去抨擊別人;你就不喜歡為什麼要針對? 如果今天人家單純只是不喜歡某個風格,而你做了,就來否定你,你又是什麼感想?
就像都是生孩子,雖都長的不一樣,不都孩子?憑什麼你就覺得人家的孩子,應該就跟你的審美一樣?不跟你一樣,就覺得人家的難看?為什麼要以你的想法去做依據,你又是誰?憑什麼?
我通常會喜歡看詞勝於聽歌,去感受歌詞中的意境,給我的氛圍,偶有一句美詞佳句進我心裡,我就覺得是賺到了;
但還是有些要注意的:
有些詞寫了整篇貌似好看字句,一串聯下去,不知道重點在哪裡,我覺得很可惜,今天我要寫早餐,那我就要針對這個主題去,很多人的詞看了一圈好幾遍,看不到自己究竟要表達什麼。
有的詞,寫的像流水帳一樣,想表達什麼,就如流水一去不復返,不看寫的歌名,真不知道要表達什麼。
不分段在現在的詞作者很常看到,長長的一段字就這樣下來,主歌在哪副歌在哪,可能連大家都還要找一輪;分段好不是更清楚嗎? 一堆字都擠在一起,重點還得自己去找,何不一開始就弄清楚呢?
至於詞中寫了什麼,這是每個人的歷練與學習的精髓,這初期模仿讓自己知道個架構,但是你一定要將這些內化成自己的東西,而不是照樣畫葫蘆,否則就成了該人的影子或是複印機。
身為創作人,被說像哪個人寫的手法,我覺得這是一件不利的事,若惡意抄人家的東西,成為自己的,我覺得你還配"創作"二字嗎?
有人說作品多與少:好像作品少的人,就是精心打造,作品多的人就是隨便寫一樣;而事實有時也並非如此。有人生小孩一下子小孩就出來了,有人生個三天三夜可能還沒看到影子,本來就不是人人一樣,質量好不好,或許時間會有點點關係,但質量還是在執筆這個人的本質上;我的作品很多,因為經歷的關係,加上我自己的人生過程很多舛,就是一個充滿故事的人,所以好幾天才寫/填一篇詞,對我來說不可能,但那是一般人的常態;
一晚上能填好幾篇詞是我的基本盤。我不單單只有詞,真的要弄,成天不讓我上班,我要做的話,圖也是畫一堆,詩亦同﹑小說文章都是隨便拿出來,一人一天數倍的量,就算我都在上班,回家做兩個晚上也可以畫四十張的貼圖。(所以我的作品,真的短時間都看不完。)
人生給我很多逆境的傷痛與挫折,一路上給我荊棘滿佈,所以造就今日的我,將這些化成了我的創作底蘊。我的創作好不好,就算喜歡的人也不少;但又有誰的作品,有人百分百愛的呢?
如果詞中寫出了你的心聲,你會覺得這作品真好,若沒能感受到,就會覺得寫這什麼東西?很正常的啊~看東西不就求一個共鳴?
但尊重別人的作品,是任何人都要有的心態,交流和批判,羡慕和嫉妒,永遠在一線之隔。專注提升自己的能力,你覺得人家不好,那也只是你覺得,你又知道人家多少?這或許已經是他和過去比起來最好的了,也可能是他這次想試點不同手法寫寫;
真有不喜歡的風格就別看了,心中帶著偏見,多看也不會喜歡,是吧。
至於創作的路,你能走多遠,是看你想走多遠。
創作路我大概就是家變N次,我常被鎖在門外,堅持是因為真的很喜歡寫寫畫畫,只要看到成品,我都覺得我中了頭獎,以前沒有人欣賞我的作品時,我就在寫寫畫畫,有人欣賞,我還是一樣。
這條路要走多遠,通常自己說了算,在於你想不想繼續,或許觀眾或被肯定都有關聯,但對我都不是主要原因,一切只因為,我喜歡。我或許來自一個殘缺的過去,但我熱愛這個地球,願我的作品,能給予破碎的心靈一盞明燈,點亮他們對人生希望的光,因為我就是這樣一路從低谷走來。(現在應該在山腳吧。) 創作心情分享,共勉之。 (方晴君)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