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抄家,上山下乡

简宁
·
(修改过)
·
IPFS
我的青少年时期,一面是欣欣向荣的蓬勃文化,一面是我妈时不时会提一嘴的黑暗年代。我知道她曾经很想要记录那个疯狂的年代,却因为自觉无用不敢下笔。我想鼓励她写下来。

我成长的年代,是中国最开放的80-90年代。因为中日中美蜜月期的缘故,我看了很多日本动漫,美国电视剧,还有当年很有名的正大综艺。不过,我的青少年时期,一面是欣欣向荣的蓬勃文化,一面是我妈时不时会提一嘴的黑暗年代。

当时是觉得猎奇,现在自己年岁渐长,又从事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回头看去,只觉得恐怖如斯。

那个时候,我妈还是个小学生。她爸爸被关进了牛棚,工资被冻结了,她妈妈在北京念研究生,只有假期回家,养孩子的具体操作是给家里寄粮票和钱。家里三个小孩子,就全靠我妈这个大姐来管,可我妈也不过是个小学生!她常常愤慨地讲起我大姨居然有一天偷偷拿走了两分钱,去买了一根油条还是什么东西吃,被她逮住。就因为缺了那两分钱,我妈没办法买到一整袋米,还要被人笑话。她已经70岁了,我大姨也已经去世了,可是如今讲起那根油条,我妈还是会骂一句, “真不像话! “

她讲过文革的时候最怕抄家,隔三岔五就会有一堆人冲进家里,把东西砸得稀巴烂,墙上写满了打倒反动派XXX的标语,家不成家。她一个小学生,带了两个更小的妹妹,只能躲起来哭。倒是有一回放假,我姥姥回家,买了许多毛主席画像贴满所有墙壁。算是用魔法打败魔法吗?没有人再敢往墙上写标语了。

我还听过批斗的事情。我外公被带了高帽子跪在台上,脖子上挂着金属做的大牌子,沉重的牌子被很细的铁丝挂着,很快就把脖子勒出血来。我妈说她很感激当时有一个红卫兵,偷偷把那根铁丝拎起来,重新挂在他大衣的厚领子上。这是个枪口抬高一寸的故事。

她也提过去云南插队的事情,说大家在火车上还兴冲冲地一路唱着歌,可是到了山里,一盆冷水浇下来,有些知青当场就哭起来。他们住的房子是竹子拍扁了在地里插一排,就是墙,床也是竹子,睡着睡着能听见老鼠在屋子里跑来跑去的声音。她说每天天不亮,就有大喇叭开始放红歌“起来起来起来起来…“然后所有人睡眼惺忪地洗漱,接着就是上山去干活,好像每人还要砍柴带回来给厨房,要不然没饭吃。她说真的很累啊,吃着饭就睡着了,筷子掉在地上都不知道。

也有可怕的事故,说是有一次一堆知青坐着敞篷卡车去另外的什么地方,车速飞快,突然山边有横长的粗长树枝掠过车顶,“后面的知青全没了。“我不敢想象是什么样的惨烈场景,她却说的像是在陈述一个简单的事实。但我猜她不敢细想。

还有好多事情,我也记不得了,只余恐怖和疯狂的感觉。

我妈一直喜欢写作,却因为自觉无用不敢下笔。我知道她曾经很想要记录那个疯狂的年代,她写了一段开头,描绘了去插队的时候,火车车厢里的场景:许多许多的屁股。因为所有人都拼命挤出车窗外,跟家人挥手作别,她进车厢,看见的就都是屁股,真的很好笑。当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很光荣的事情,我大姨兴高采烈的腰上缠着红绸子扭秧歌,在火车站欢送知青,也就是我妈。结果晚上吃饭,我妈不在,才突然反应过来,哇哇地哭起来。

我想鼓励她写下来。我说你已经70多了,你们同辈的人要么已经有人不在了,要么多数文化水平不高,也写不出什么来,你写吧。

她说应该没有人想看吧?我说肯定有人想看。

她说哎呀可是我的文笔不好,写得不好看。我说那些事件本身就足够好看了,文笔是狗屎也会好看的。

她终于同意了,我明天就替她开账号让她在这里写。

Update: 第一篇文革小事已发布。敬请关注 @老干妈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简宁一个旅居海外的行为干预师,三个孩子的妈妈,爱织毛衣爱读书爱看树看云看大海的中年人。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再见,高情商

溪畔随笔
9 篇作品

台湾妈妈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