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第一次創作
近期開始有靈感寫一下小說,暫時寫了十章,是時候拋給AI修改一下錯字和給一些建議了。

雖說我用了AI協助我的寫作,但它只是負責錯字提點和用詞建議,對內容的改動差不多只佔創作內容的3%。而且我可以安排AI使用跟我差不多的風格來給建議,所以我很滿意它給出的建議,因為跟我的風格很相似,讓別人閱讀時不會有違和感覺。
錯字是因為我選字選錯了,雖然我用電腦時已經把速成大部份常用字都記好了,隨時問我[你好嗎]我也完全回應[of2vd1rf4],但是有時候辮免不到按錯了,而且手機輸入時,也因為選字表會根據我常用字而有改變,有時候還會重置,還我太習慣時就因為位置改變而出錯,而且每一篇都是由超過1000字組成,要自己檢查我真的會頭暈呢。(明明寫作時不會暈XD)
而用詞建議是因為,我創作時習慣了使用某止字眼,如果在同一篇不斷使用時會很奇怪,因此我需要更多不同的代替句,而且有時候語法也會怪怪的,所以要AI協助修正一下,讓讀者能順暢地閱讀。
回想近年因為在matters多了寫作,讓我記起很久前也寫過一次小說,那時候還沒有
WEB3,連BTC也還在2萬到3萬美金左右,所以更不要說AI了。
那次小說我是寫了幾章就放棄,因為我寫了草稿後,給幾個朋友一起協助修改或建議,結果意見太多,大家的想法也不同,同位置的內容,有人感覺太重,有人感覺太輕。
修改的同時漸漸感覺自己沒辦法完全滿足不同的人,有人感覺那個用詞不好,這部份欠說明,這些其實也會成為壓力,同時感覺自己的創作好像不斷被限制了,慢慢就有放棄的念頭。
這次事件後我明白,在創作上找人協助是有竅門,人數太多會讓意見過多,會出現混亂,大家對內容的標準是不同,在創作上,大家用字和風格也是小同大異的程度,雖然自己文筆水平是一個重點,我的用字雖然能讓人明白,但距離動心動情,我還是蠻遠的,而且同環境和人物的描述,我是非常弱,也許環境我只用了數十字我就描述完,因為真的想不出有什麼用詞可以使用,但是又害怕用太多會過量。
當然在這次事件,從朋友口中得知,我在角色對白上,是比較擅長,因為有時候沒寫是誰說,他也明白誰在說話,這點使我更了解自己可以把重點放在哪。
而且我也發現,自己漸漸喜歡把真實混合虛構,真實是指自己親身經歷過,親身感受過,加彖改動寫出來的,例如我真的曾經被一位小學妹截住,小學妹還遞給我一張紙的事(故事有說喔,嘿嘿)。而虛構當然就是100%純粹幻想啦。當中真實的會刺激我寫出虛構的內容,讓我更容易投入角色情況。
如果是我認識的人,也許在閱讀時會突然發現,為什麼這個部份,很像他有經歷過XD。
希望在未來,我會有方法,把那個故事的成份,拿出來應用,因為草稿和腦圖我還沒有刪除,只是佈滿了塵埃。先讓我把曉晴的故事完成,再決定這個放案的使用法XD。(沒錯,曉晴就是我正在寫的故事的女主角名字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