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是推動人類歷史的情感單位:專訪《權力的血脈》作者賽門.蒙提費歐里
編按:《權力的血脈》(The World: A Family History of Humanity)為作家賽門.蒙提費歐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的新作,以「家族」作為歷史敘事的主軸,並且特別以「人口數量」來做為歷史分期,勾勒出世界變遷與權力的興衰史。作者選定的家族橫跨全球,於各地興衰遷徙,構成多元且動態的歷史圖景;也試圖跳脫出歐洲中心的歷史重述,視角也擴及到亞洲、非洲與美洲在世界史的位置。本文是賽門.蒙提費歐里的訪問,由歷史專業出身的作者王健安、戴郁文共同筆訪完成,並且由麥田出版社協助翻譯,特此致謝。訪問:王健安、戴郁文
受訪者:《權力的血脈》作者賽門.蒙提費歐里
      Q1:本書以「家族」(family)為主軸貫穿整部世界史,是非常吸引人的切入點。然而在實際閱讀過程中,我們也會發現許多篇章是以某位歷史人物為核心,著重剖析其在政治或權力結構中的影響,較少呈現整個家族的延續與互動。這樣的書寫方式,多少仍帶有「強人論」色彩。想請您談談,在規劃章節架構時,您是如何定義「家族」這個概念,又如何將個別歷史人物的敘事放回其家族脈絡中?「家族」對您而言,是情感單位、社會制度,還是一種權力繼承與轉移的網絡?
這是一部橫跨石器時代到無人機時代的世界史著作,我希望採用一種統攝一切、脈絡一致的說故事方式,而且既真正全球化,又具有現代感,此前也未有人嘗試過。以「家族」為視角來講述這樣的故事特別理想,因為不同於工業化、貿易或國家建構,家族適用於各時代、各地方。我的構想是寫出一部既縱橫整個世界史又兼具傳記貼近人性之特色的書。
我的理想是寫成一部真正涵蓋全球的歷史書,換句話說,不僅聚焦於西方大西洋列強,也著墨東方強權;不僅關注歷來的大國和帝國──俄羅斯、中國、英國、美國、美國、波斯──也著眼於規模較小的國家如阿爾巴尼亞、海地、夏威夷、柬埔寨和台灣。家族本身是個高度可塑的單位,可以是由父母子女組成的核心家庭,也可以是國家、宗教或企業。我運用家族的多重定義來講述人類史。從敘事角度而言,這也是種引人入勝的歷史寫法。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有家族。這也得以將讀者輕鬆引至充斥著陌生地名、人名的世界。例如,讀者讀到「蔣經國」這三個字時,他們可能已認識蔣介石和宋氏家族。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意味著這樣的講述方式予人直面王朝的興奮感。
Q2:寫作本書時,您是先確立重大歷史事件與時代斷面,再挑選可代表該時期的家族切入?或是先從特定家族出發,順勢鋪陳一段歷史?例如討論梅迪奇家族時,您聚焦於文藝復興時期的科西莫、羅倫佐與教宗萊奧十世等著名成員,較少涉及該家族後來在17至18世紀作為托斯卡納大公的角色與影響力。這是基於什麼樣的敘事或選材考量?
首先我得弄清楚把家族概念放在時空跨度如此廣的書裡是否可行。於是我先從三大家族──歐洲的哈布斯堡家族、東方的成吉思汗家族、中東的穆罕默德家族著手。當我理清這三者彼此關連的程度,以及它們能如何充當本書的骨幹,我即規畫此書的撰寫。我利用了你們提到的所有概念:有些人物不可或缺,例如孔子和佛陀,或者如毛氏和蔣氏;有些事件至關重要──印刷、火藥、汽車、DNA;還有一些關鍵的地點,如伊朗、中國或葉門。有些人物屬於文化層面,像是米開朗基羅、搖滾歌手「貓王」、大衛.鮑伊,或者馬斯克......
全文閱讀:
家族是推動人類歷史的情感單位:專訪《權力的血脈》作者賽門.蒙提費歐里
🔔關注轉角國際,認識國際新聞🔔
更多精采好文:轉角國際官方網頁
週更深度 Podcast:重磅廣播
日更新聞 Podcast:轉角Daily Podca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