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芝麻》〈只是一場戀愛練習〉
對於第一任,印象越來越模糊。
我想想,要從哪說起……
我去男友家,他親自下廚,是熱湯麵。
冬天,暖暖的,人暖,心更暖。
「你去洗澡,碗我洗就好。」
我真的可以放著就好?
以往,我去任何人家裡,
只要有用餐,一定洗好自己的部分。
我不希望成為他人口中,那沒規矩的人。
我洗好澡後,他順勢接走我衣服:
「給我吧,我晚點一起洗。」
「我帶回家洗就好。」
才剛在一起,我也顯得拘謹。
「又不差這點水跟時間,而且妳還會再來。」
這伴侶的宣示,又甜上了心頭。
就這樣,在一起將近一年。
我在他家,他說要分手。
那是第一次說要分開。
現在回想,都是藉口。
我當時還哭著不肯放手。
「我媽跟鄰居說妳都不洗碗。」
「妳來我家都在過大小姐生活。」
「我吃泡麵要去隔壁房間躲著吃。」
我有洗幾次好嗎?
還連你家其他碗都洗。
再說,我跟你結婚了?
吃泡麵為什麼要躲?
在我睡覺時吃,不想影響我,成我的錯?
你媽心疼你,你不會解釋:你自願?
從頭到尾不是自願,當初裝什麼體貼?
但我還是哭著說:
「我會改,我不想要分手。」
這段感情,我仔細回想……
如果沒有不健康的開始,我不會如此依附。
在這段感情裡,我們其實扮演著父女。
這是我在近期知道的:
童年時期,父母親缺位,會影響親密關係。
在伴侶關係中,會無意識進行角色扮演。
我童年失父,他也是。
他時常說我在外乖巧、在家張揚,欠寵。
然而,他對我真的很寵溺,如父。
我很享受那感覺,也學著跟他撒嬌,如童。
走到了第四年,我們見面次數少到三個月一次。
他那時玩瘋了的遊戲是《魔物獵人》。
我無法加入他的喜好,只能在旁看著。
遊戲內,有個女玩家跟他互動熱絡。
我好奇問過,他說對方有男友,也在遊戲中。
對方男友不愛帶她,現實裡,他們也常吵架。
女生很愛她男友,就算那男生對她暴力。
去他家幾次,他幾乎不跟我肢體接觸。
他對我很冷淡,對她卻有說有笑。
說真的,我對那女生起不了同情心。
他只會說「不要亂想」,行動卻不是安撫。
第五年,都到十一月了,我們只見過一次。
「就算每天視訊跟電話,我還是覺得空落落的。」
「我好久沒見到你了,我們不能見面嗎?」
「要等多久你才不忙?你都不會想我嗎?」
那天,我只是求見上一面,他卻提第二次的分手。
我說見面談,他拒絕:
「我不想看見妳的眼淚,我不想心軟。」
接下來是分手藉口——
「妳要獨立,不要這麼黏。」
「妳太公主病,我沒辦法一直應付妳。」
「妳的未來肯定有更愛妳的,我們結束吧!」
我被「公主病」氣笑。
「我公主病,我們卻走了五年。」
「對不起,讓你忍受一個公主這麼久。」
不愛了,說再多,都是藉口。
或許他只是去為另一個人角色扮演去了。
我們只是借位。
他是父親,我是女兒,我們或許從沒相愛過。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