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折返夜
那天她要去他家附近的車站坐車。
離下一班車到達還有大半個小時,她忍不住往那曾經熟悉的地方走去。
車站旁的商場人來人往,旁邊升起了新的樓宇骨架,而底下的街道上多了好多商店和行人,甚至成爲了阿姨們跳廣場舞的地方,好不熱鬧。這一小商圈之後就是他家所在的小區,之間被一條高架橋和橋下的排洪渠隔開。她還記得多年前一個炎熱的夏天,那時他剛剛付了這房子的首期,高架橋下的路還沒通車。灰塵中,他們把車停在那路上,走過排洪渠之上通往小區的便橋,去那房子看看。
便橋另一頭的事物倒沒有什麽變化。小區門口離便橋還有大約兩三百米,之間有一片無人打理的區域,净是凹凸不平的水泥地、雜草和碎石,偶爾飄來渠水的腥臭味。過去會有小攤販在這裏賣點蔬菜水果,真要説變化的話,就是攤販數量變多了,從橋頭往裏,一個小方塊接另一個小方塊,排起了小隊。她感到滑稽,不只是因爲她曾經和他住在這灰不溜秋的一帶,還因爲當他們還在一起的時候,她竟也曾對這兒培養出某種親切來。
那麽現在呢?又是什么讓她來到了這裏?
再往前走就是小區外圍的停車坪了,再往右側走,還有一個社區公園。他的車有停在這邊嗎?這時候他會不會也在公園裏散步呢?他的家人現在會不會也在這邊?……他在不在家?
她有點緊張,脚步變得匆忙。這時她已走到小區側門,看見剛好有住戶開門,便緊跟著進去了。
花壇、樹叢、小路、游泳池,條件反射般的方向感,讓她無需思考便走到了那一棟樓前。走進大門,經過樓道,走進電梯。哦,這裏面張貼的告示似乎變多了,電梯地面好像換了一個設計,但她來不及辨認。按樓層,関電梯門,上行……在花花綠綠大小廣告字體的注視中,她想,但願這一程不會有其他人出現。
他傢在電梯門左側再往前走兩戶。門頭貼著一副春聯,文與字寫得好,她甚至能認出那是他們的共同朋友寫的——他倆之間更相熟些。門口的地墊她見過,有著溫暖的顔色,只不過跟門口的寬度相比也太窄了吧,顯得小氣。之前這地墊就放這裏嗎?回憶有點錯亂。
她看著那門把手好一陣子。那是一把指紋密碼鎖,從她跟他住在這裏開始時就是。一年多以前,她把自己的物品都從裏面收走,搬出去了。如果她再次握著那把手,門會不會開?裏面的沙發還是那樣擺著嗎?架子上有他的咖啡壺嗎?陽臺上有龜背竹嗎?浴室裏的沐浴露,還是不是同一個味道?房間裏的被子和枕頭上,能否聞到熟悉的氣味?
她試著從貓眼、從地縫往裏看有沒有光綫透出,但什么都看不到,也無法下結論。就這樣開門的話,裏面的人很容易就聽到聲音了吧?如果他的家人在怎麽辦?也可能不是家人,是他和他的新女友吧……
如果上來之前能先在外面看看他家有沒有亮燈就好了……但她很快放棄了,再看了那門一會兒, 轉身下樓。
樓下的流浪貓大概已經更迭了好幾代。她走出樓道的時候,一隻淺棕色的小狸花路過。她蹲下,小貓在夜色中朝她走來,輕輕蹭她的手。
現在走出去的話,差不多能坐上車回家了。她起身離開。再次路過小區外圍的時候,她擡頭朝他家所在的樓棟望去,試圖找出那一戶,但不太能看出來了。
荒謬的是,那天她回到車站,找到她的車次對應的站臺,卻鬼使神差地坐上了反方向的列車。她發現之後趕緊買了下一班回家方向的車,在大約半個小時之後,看見她本已經離去的街區夜色再度進入眼簾,很快又再度消失。她想起剛才在街上步行時,有一個迎面走來的女人,外形有點像他媽媽。
只是像而已吧。但這與她又有何關係呢?
在剛分開的幾個月裏,她有好些時候都想重新回到那個地方,試試那把鎖,看看屋裏她曾用過的東西、置物架上的擺設、冰箱裏有什麽吃的,或者在那陽臺上坐一會兒……但是她叫自己別這麽做。最難過的日子已經過去了,這一晚她回到那兒,雖然心中帶著隱秘的好奇,但終歸覺得不必再打開那匣子,去修正什麽回憶,或挽回什麽逝去之物。
只不過,她可能還需要徘徊一陣子。就像那班列車一樣折返一下,遠遠地看,直到運行到某個引力最稀薄的點上,輕輕一躍,飛往新海域。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