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哥哥
古河是一條老村,聽說有800年歷史。也不知道有甚麼吸引之處,當年老爺在村尾靠山邊的位置買了一幢三層高的獨棟村屋。

疫後經濟倒退,不少新樓盤白菜價格仍沽售不出,老舊村屋可想而知更無人問津。本來人口不多的古河村,如今更顯荒涼。有力氣的早已遷離,紛紛外出打拼;剩下的都是年紀有一把,閑來煮茶的老人家。雖未至於十室九空,但亦算是七零八落了。

人氣少,便有居住安全的隱患。有幾戶尚有煙火又靠得比較近的,便湊錢建了防盜圍欄和鐵閘門,在閘口位置搭建小屋,聘請看門人長駐守衛。
這是我嫁到夫家之前,側聽拼湊而來的細末。

多年過去,本來誰都沒有回村去住的打算,但房子一直刁空也很浪費。後來大伯退休了,便動議把房子裝修執整一下,讓大家有空時可以進去坐坐、歇歇腳,小孩子也可以在村內騎騎單車、採採花兒甚麼的。有規劃之下,執行時便高效得多。大半年時間,房子內部連家具便都就位了。
在村裏第一次遇見小哥哥,是去年夏天的時候,我們在村裏度了個小假,那是個伴隨著蟬鳴和火熱太陽的炎夏……
‘’小哥哥‘’這稱呼,是孩子們創建的,沒有人曉得小哥哥真正的名字,乃至姓氏,大家只知道他是已故看門人的兒子。老看門去世後,小哥哥並沒有捲蓆離開,而是決定守著小屋,繼續他父親未完的工作。
日常為住戶領取信函和包裹,替往來車輛敞開大閘,日間巡邏,晚間也巡邏;有時半夜乍醒,依舊能聽見他踩踏在窄道上的腳步聲,只有正午打後的一小段時間,他會躺在他的小屋裏休息。
小哥哥話很少,臉上表情也不多。
"有我的包裹嗎?"有居民經過時攀著窗戶問。
"沒有。"這是最常聽到的簡短回答。有時候甚至都不開口,直接點頭或搖頭示意。
村裏的人都說他是個傻子,要是不傻,又怎會看上這份沒有前途的工作,守著老舊房子,守著一條即將湮沒的村落?村主甚至都沒有正式支薪,只偶爾意思意思一下,保他三餐一宿無誤就算了事。
每收到零碎打賞,他會買一罐冰涼可樂,三幾隻鹽焗雞爪,然後靠著躺椅,有滋有味地啖著。這是我印象中小哥哥最舒適寫意的時刻。
我曾經覺得自己很不容易,與70萬人擠住同一方30平方公里的小小土地,上學、就業、生養……;後來才發現,很多人的世界,比我們想象中還要細小得多,他們在那裏出生,在那裏成長,在那裏歸土,終其默默一生。對此,他們非但無怨無尤,甚至還活得甘之如飴。
古村雖然有山有水有花有鳥,景色尚算不俗,但就真的很狹小,繞村而過不過兩三條小路。小哥哥每天循環往復地走,大概都能閉上眼睛倒行逆進跳過所有溝溝壑壑了,但他始終一派悠然享受的樣子,不曾顯現厭倦,無論寒暑陰晴風霜雨雪。仿佛走上的不是古村的一條小路,而是他自己的人生之路。
估摸他年紀,不過三四十上下,但步履卻不甚矯健,可能在於日夜工作對身體的損耗,也可能在於頂著的大肚子,這種突兀的中央肥胖,是身體營養不良的表癥。
我們來村小住的日子,會給他捎帶點好吃的。起初怕他不樂意,路過他的小屋時,會先問問他的想法。
“小哥哥,雜錦炒麵你吃嗎?”
“吃。” 他說,直接簡潔。然後我們便從袋子裏拿出餐盒遞給他。
後來漸漸發覺他這人並不挑食,便不事先問了,直接早午晚餐都多預他一份,外出上茶樓也多叫些點心,打包給他。
“小哥哥,今天早餐有葱油拌菠菜麵……”
“小哥哥,我們今天喝茶有牛肉球飯,你翻熱再吃……”
“小哥哥,袋子裏有汽水和零食,味道不錯……”
我的孩子很喜歡這個小哥哥,每次都爭先騎小單車去送餐,主要在他性格率真善良,做事勤快盡責,下雨天會主動把包裹收好,聽到車嘯便飛奔出來提早開門,還有,把自己不多的糧食,分出來餵飼流浪貓狗……然後露出憨憨的笑容。
小哥哥很好。於是,每次回來我們會先跟他問好,每次離開會跟他招呼一句。小哥哥的身影,是古村的一抹風景,是我們假期裏的一道色彩。可惜沒有跟這“景色”拍過一張照片,有些事情該做便得去做,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只一霎眼,你將錯過甚麼。
…………………………………………………………………………
好不容易,一年過去,炎熱的夏天重臨,艷陽當空,蟲鳴依舊。我們再次回到古河村,卻發現人事已全非……
小哥哥不在。
小屋外堆放著一些破舊家具,諸如木床、木櫃子……還有躺椅,小哥哥和他去世父親的日用品被清理出來;屋前那餵飼小貓、平常放著飼碗的矮樹也被伐了,樹根處覆著新鮮的混凝土。
我不懂。順手拉著途人便問,那途人說他就是看門人。
“他呀,被村主遣走了,傻傻的不會做事,遲早出問題,就叫他家裏把他接走了。”
家裏?他有家人嗎?這裏𣎴就是他的家嗎?他家裏為何這麼多年都對他𣎴管不顧?他現在人到哪裡去,吃得飽嗎?會回來嗎?……
我呆呆地想著一大堆問題,那看門人卻得洋洋地說:
“下午我僱了貨車把這些垃圾運走,你們有廢物要清嗎?一併走,我不收你錢,嘻嘻嘻嘻~”面前這人鼠目猴腮,笑口露齦,好生討厭。
“不用了,謝謝。”站我旁邊的孩子爸冷漠回應。
我們拎著逐漸變涼發硬的‘’酥炸蝦‘’回到房子,發覺不單食物,一切都已失去原味,這本來是準備帶給小哥哥的餐點,如今這心意將永遠捎送不出,永遠滯留在此處。
“以後點菜要適量,不要備多了。”丈夫提醒我。“把蝦尾折了,拿出去餵貓咪吧,這事還得有人來做。”
我有點感觸,又帶著點牽掛,不知小哥哥現在如何,眼眶中有淚水打轉。
現代社會就是如此,比起感情,更重要是權衡利弊,計算效益。一個人的去留如是,一條村的興衰亦然。
你說,如果村主願意留,小哥哥會否一直在村裏走,走到白頭?或是在村裏走,隨村子走到沒落?小哥哥不走運,沒有早早遇上我們,好吃好喝的日子沒多久,人便被趕走了;但又或許,離開村子,回到家人身邊,才是他走運的開始?沒有答案。
我只想祝願小哥哥,往後一切都好。你的貓咪朋友們,會得到照顧的,放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