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夢境,遇見最真實的自己
寫在前面:
從小我就知道,自己逃不了夢裡的世界。在那段深陷賀爾蒙混亂、情緒失控的國高中時期,還得面對家庭的崩解。每天的夢裡,總有一群固定來訪的朋友,陪著我一起逃離割喉者的追殺。久而久之,我越來越分不清楚:究竟是每天穿著制服、被排擠霸凌的現實是夢,還是在夢中逃避割喉者的自己才是真實。直到有一天在逃避割喉者的路上,有人奮力的推了我一把說:「不要再躲在這裡了。」
我在教室的座位上醒來,汗濕透了制服。那群朋友從此再沒出現過。但夢境並未離開,它們只是換了樣貌與場景,繼續追著我跑。也是這樣的經歷,讓我一直對「夢」又愛又恨。不是因為它神秘不可測,而是因為它太過誠實。它會知道你把真正的自己藏在哪個角落。即使你早就在那場風暴中把自己弄丟了。
所以,當我有意識地想接觸夢學時,自然而然從當代大師榮格開始入門。一開始的確著迷於那些關於夢、潛意識、童話與原型的說法。但許多課程裡,榮格的學說很快從「童話故事」進入到「玄學迷宮」,甚至是易經、占卜、煉金術……小女不才,無法參透。(說真的,讀榮格的書還需輔以榮格字典,但我是真喜歡煉金術這詞,不是因為可以煉出金子,而是解夢如同煉金術一般,煉製夢境以獲取純淨的靈魂。)
結果只想寫一個前言,沒想到碎碎念了這麼多,我真是一枚廢話很多的人 XD
總之呢,一個因緣際會之下,同事借我一本書:穿越夢境,遇見最真實的自己,那時我才覺得,啊,我終於踏入這門檻了。(啊,終於要言歸正傳了.....)

這本書,一開始我也只是拿來當夢境分析的工具書,夢到什麼就去翻裡面的解釋
(如此不求甚解,難怪上再多榮格大師的課也都付之東流)
後來,慢慢一篇篇的讀,其實這本書是很有料的,深入淺出還讓讀者知行並用,從前面的神經學觀點,夢的性格,到夢境解析原則都有,而我覺得本書最重點的是『本土化』,因為人文風情不同,會夢見的東西也不一樣,而本書作者能從他多年臨床經驗中不僅歸納而且還能兼顧個體化,例如:外國人可能不能理解夢到考試是什麼意思,但台灣人幾乎人人都夢過考試吧,但作者說:即使如此,『考試』這個象徵符號代表的意義仍然是因人而異,書P54,他會透過晤談詢問,去理解對方並與生活經驗作為連結,而進而能標記出『考試』這個象徵符號在那位女士的心中代表著『能力被考驗與質疑』。
所以解夢不是玄學、不是算命,也不是簡單符號就能定義一切,而是透過夢境,誠實的與自己生命一同經歷淬鍊。(是不是,煉金術這名詞描述的太好了)
剛好在失夢筆記與@Jeger 聊天時聊到,他說了一句我好喜歡的話:『通常夢記可能像密碼,只有對自己有效。』就讓我想起了這本書。書中資訊量很大,三言兩語介紹不完,推薦給大家,也許對夢有興趣,可以從這本入門。
另外書中有夢境紀錄筆記可供參考(是不是,我就說他是工具書吧!連表格都幫你準備好了。),但其實我沒那麼認真,都是醒來用手機錄音,或是語音輸入,醒來之後發現自己胡言亂語了一篇不知所云。XD
就像這篇一樣,看的出來從來沒認真寫過讀書心得。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