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看哲學系列:大話西遊說命途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
·
IPFS
·
執是執起,著就是黏著,執著就是指對事物苦苦堅持。形像化地說,執著就是拿起並且死黏著而鍥而不捨。這就意味了人的心靈不再開放,從此停滯於某一點,時時記掛,常常堅持,就好像一個盛滿了液體的杯,不能再盛載其他的東西。正正因為不肯放下,結果就會與物相刃相靡,亦因為糾纏不清,所以生出很多苦難。女朋友要走,因為難忘,所以念念不忘;至親已逝,因為渴望,所以常常回望,於是許多悲痛就從中而來。行盡如馳,不亦悲乎?

原文刊載於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作者:白水 難度:★★☆☆☆

  如果可以的話,我會建議你看一次西遊記的上下集。如果不嫌麻煩的話,我會請你再多看幾次。看第一次,你也許會把它當成喜劇,但多看幾次,你就會覺得它其實是一套悲劇。如果再多看幾次,你可能就知道它不只是一套喜劇,也不只是一套悲劇。

如果你容許我用主題曲一句歌詞來概括這上下集的電影,我會說:「苦海翻起愛恨,在世間難逃命運。」如果可以再多選一句的話,我會跟你說:「或我應該相信,是緣份。」

苦海翻起愛恨,在世間難逃命運

  悟空在故事裡最大的敵人不是唐僧、不是牛魔王,更不是觀音和佛祖。這個敵人從來沒有出現過,可是又貫穿整套電影,它就是在世間難逃的命運。「喂,你有沒有看到那個人?那個人的樣子很怪,他好像條狗啊。」這句對白是在說悟空。悟空雖然法力無邊,隨手就可以拿起能夠頂天立地的金剛棒,可是在命運面前,他卻跟一條狗沒有分別,被它牽着走。

他陰差陽錯愛上了晶晶,可是晶晶卻因一場誤會自殺而死。他以為有了能穿越時光的月光寶盒就可以救回愛人,換來的卻只是多番的錯過,一次又一次看着晶晶在他面前慘死。每次都只是差一點點,就是那一點點。

他愛的是晶晶,可是遇到的卻是紫霞仙子;到他可以娶晶晶的時侯,他又發現自己原來自己已經愛上了紫霞。你愛,就給你;你不愛,我當然不給你。但難道要喜歡什麼人,悟空又有選擇嗎?大聖說:「你說我愛她(紫霞)?你給我一個理由。」菩提子卻反問他:「愛人需要理由嗎?」就連愛人也是莫名奇妙的。拔得出紫青寶劍就注定要愛上紫霞。晶晶說:「經過這五百年你回來要找的不是我,而是另一個女人……你和我都應該相信這就是天意,亦都是傳說中的緣份。」紫霞說:「段姻緣天注定,大晒㗎嘛。」

後來牛魔王搶走了紫霞,他要救紫霞就要戴上金剛箍,變回萬夫莫敵的孫悟空,但帶上金剛箍之後他就不能再愛紫霞。最終他選擇了帶上金剛箍,一心一意要立地成佛,與世間的情情愛愛作個了斷。可是到紫霞臨終,他又再動了情,想捉緊紫霞的遺體,但金剛箍一察覺到大聖爺用情就會收緊,就在痛得頭昏腦脹之際,任憑大聖爺本領再大,也只得放手,眼白白看著紫霞被狂風吹走。沒錯紫霞的如意郎君是個英雄,只不過她猜得到開頭,卻猜不到結局。

我很喜歡電影中出現了兩次的「愛你一萬年」宣言,第一次是一場玩笑,第二次卻是至真至誠的後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要留就留下一段情,大聖爺也許也很想留下一段情,只是他沒有選擇,他可以做一會兒夕陽武士,卻不能永遠做夕陽武士。夕陽武士笑他像頭狗,難道不是嗎?他不是自己的主人,他不過是身不由己。對於大聖來說,或許人生不過是許多的錯過和許多的遺憾。

或許看倌會以為,這只是大聖的故事。不,在命運面前,我們人人都是條狗。命運這個課題老早就被古聖先賢所注視。希臘先哲在悲劇說命運。中國先賢也大談義與命的分際。其實中西文化皆對命運這嚴肅的課題有興趣,但他們沒有把命運當成是一個與現實人生抽空的理論問題,要從思辯上論證到底人生是命定還是自由。他們往往是從人生的實存感受上說命。

若說命運是指命中註定,先賢說的是指人切身體會到的無能為力之感。而這份無能為力之感,就是來自人生中我們不能控制的部分。人生中有我們可以努力的地方,但亦有我們不能努力的地方。至尊寶穿越時光無法令晶晶起死回生,悟空也救不了要飄走的紫霞,他們都努力過,只是努力去到盡頭,就會知道自己無能為力。這種體會我們都感同身受。最好的朋友背叛自己,女朋友說要分手,父母親要離世,這些事情我們除了苦笑也無事可做,因為它們都不是求之在我。當我們說命運,命運既是指對人生中無可奈何部分的體會,亦是指由此體會而生的無力感,一體兩面。

或我應該相信,是緣份。

  人生就是如此的難過,但我們還能面對。儒家說以義安命,教人用最積極的態度面對命運的無可奈何,無論遇到任何困境,也都應盡力而為;希臘人就以戲劇來為人排解生命中的困難,用藝術帶來的悲壯情懷消解人生無力感。戲中大聖爺不走這兩條路,他選擇的應對方式是放下。

人生總有很多執著。執是執起,著就是黏著,執著就是指對事物苦苦堅持。形像化地說,執著就是拿起並且死黏著而鍥而不捨。這就意味了人的心靈不再開放,從此停滯於某一點,時時記掛,常常堅持,就好像一個盛滿了液體的杯,不能再盛載其他的東西。正正因為不肯放下,結果就會與物相刃相靡,亦因為糾纏不清,所以生出很多苦難。女朋友要走,因為難忘,所以念念不忘;至親已逝,因為渴望,所以常常回望,於是許多悲痛就從中而來。行盡如馳,不亦悲乎?春三十娘和她師妹晶晶的仇恨就可以糾纏五百年,悟空也因為愛而超越時空。苦海翻起愛恨,說穿了還不過是執著二字。

要放得下就要看清楚執著只是愚昧。觀世音問悟空是否真的不再留戀塵世間的事。悟空回答的不是留戀,也不是說不留戀,他是說:「無所謂啦。生亦何哀,死也何苦。」──「無所謂啦」這句廣東話很難解釋但卻很是傳神。「無所謂啦」就是指不再緊要了,說來總感覺灑脫。悟空說:「以前我是用肉眼去看東西,但就在我死了那一剎,我開始用心眼去看東西。所有東西,原來真的可以看得前所未有般清楚。」如果看清楚就會知道執著其實最後還是執著不了,執著只不過是蠢人自尋煩惱的遊戲。悟空以為自己愛的是晶晶,上天卻要他愛紫霞,他可以選擇嗎?春三十娘與晶晶的仇恨難道又是理性可以解釋的嗎?無所謂啦。生和死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又有什麼值得堅持。人生亦有很多事情非我可以改變,與其執迷不悟,不如等閒笑對。莫若以明。

悟空在結尾上了夕陽武士的身,代他深深的吻了痴情女子。如果可以的話,我想悟空也希望可以留下,當一個敢愛又敢恨的夕陽武士。要是他不在意,那他就不必多管閒事,幫他們一把。只是他今生注定有任務在身,吻了還得上路。悟空最後一路西去,黃沙連連,也無風雨也無晴。大勝爺也許心裡悲傷,但他一路還是走得瀟灑,因為他沒有再把這一吻放在心上──感而不滯。或我應該相信,是緣份。

結語

  最後,我想略為改動唐君毅先生在《人生體驗之續篇》的一段話作結:「只視人生為悲劇與喜劇者,還是淺的人生觀。須知人生如說是悲劇,則悲劇之淚中,自有愉悅。人生如說是喜劇,則最高的喜劇,笑中帶淚。人生在世之最高感情,見於久別重逢而悲喜交集之際;而人生最後之歸宿,則為一哀樂相生的情懷。由此情懷之無限洋溢,我想,將可生出一種智慧,以照徹人生的芒味。」[1]從前現在過去再不來,紅紅落葉長埋塵土內,開始終結總是沒變改。那又如何? 

[1] 原文為「只視人生為悲劇與喜劇者,還是淺的人生觀。須知人生如說是悲劇,則悲劇之淚中,自有愉悅。人生如說是喜劇,則最高的喜劇,笑中帶淚。人生在世之最高感情,見於久別重逢而悲喜交集之際;而人生最後之歸宿,則為一哀樂相生的情懷。由此情懷之無限洋溢,我想,將可生出一種智慧,以照徹本文篇首所說人生的生前死後的芒味。」

好青年荼毒室官網
好青年荼毒室Youtube
好青年荼毒室Instagram
好青年荼毒室Patreon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此帳戶由 Matters 團隊代為管理) 哲學人團體。目標是把循規蹈矩的好青年帶進哲學的世界。 文章有深有淺,古今中外,無所不談。在這裏,一切都可以被質疑、反省和追問。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自然科學的偶然性?——「社會建構論」雜說(四)

驀然回首,在幻想中相見

六合彩金多寶襲來,你知道自己不會中頭獎嗎?

從電影看哲學系列:大話西遊說命途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
·
IPFS
·
執是執起,著就是黏著,執著就是指對事物苦苦堅持。形像化地說,執著就是拿起並且死黏著而鍥而不捨。這就意味了人的心靈不再開放,從此停滯於某一點,時時記掛,常常堅持,就好像一個盛滿了液體的杯,不能再盛載其他的東西。正正因為不肯放下,結果就會與物相刃相靡,亦因為糾纏不清,所以生出很多苦難。女朋友要走,因為難忘,所以念念不忘;至親已逝,因為渴望,所以常常回望,於是許多悲痛就從中而來。行盡如馳,不亦悲乎?

原文刊載於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作者:白水 難度:★★☆☆☆

  如果可以的話,我會建議你看一次西遊記的上下集。如果不嫌麻煩的話,我會請你再多看幾次。看第一次,你也許會把它當成喜劇,但多看幾次,你就會覺得它其實是一套悲劇。如果再多看幾次,你可能就知道它不只是一套喜劇,也不只是一套悲劇。

如果你容許我用主題曲一句歌詞來概括這上下集的電影,我會說:「苦海翻起愛恨,在世間難逃命運。」如果可以再多選一句的話,我會跟你說:「或我應該相信,是緣份。」

苦海翻起愛恨,在世間難逃命運

  悟空在故事裡最大的敵人不是唐僧、不是牛魔王,更不是觀音和佛祖。這個敵人從來沒有出現過,可是又貫穿整套電影,它就是在世間難逃的命運。「喂,你有沒有看到那個人?那個人的樣子很怪,他好像條狗啊。」這句對白是在說悟空。悟空雖然法力無邊,隨手就可以拿起能夠頂天立地的金剛棒,可是在命運面前,他卻跟一條狗沒有分別,被它牽着走。

他陰差陽錯愛上了晶晶,可是晶晶卻因一場誤會自殺而死。他以為有了能穿越時光的月光寶盒就可以救回愛人,換來的卻只是多番的錯過,一次又一次看着晶晶在他面前慘死。每次都只是差一點點,就是那一點點。

他愛的是晶晶,可是遇到的卻是紫霞仙子;到他可以娶晶晶的時侯,他又發現自己原來自己已經愛上了紫霞。你愛,就給你;你不愛,我當然不給你。但難道要喜歡什麼人,悟空又有選擇嗎?大聖說:「你說我愛她(紫霞)?你給我一個理由。」菩提子卻反問他:「愛人需要理由嗎?」就連愛人也是莫名奇妙的。拔得出紫青寶劍就注定要愛上紫霞。晶晶說:「經過這五百年你回來要找的不是我,而是另一個女人……你和我都應該相信這就是天意,亦都是傳說中的緣份。」紫霞說:「段姻緣天注定,大晒㗎嘛。」

後來牛魔王搶走了紫霞,他要救紫霞就要戴上金剛箍,變回萬夫莫敵的孫悟空,但帶上金剛箍之後他就不能再愛紫霞。最終他選擇了帶上金剛箍,一心一意要立地成佛,與世間的情情愛愛作個了斷。可是到紫霞臨終,他又再動了情,想捉緊紫霞的遺體,但金剛箍一察覺到大聖爺用情就會收緊,就在痛得頭昏腦脹之際,任憑大聖爺本領再大,也只得放手,眼白白看著紫霞被狂風吹走。沒錯紫霞的如意郎君是個英雄,只不過她猜得到開頭,卻猜不到結局。

我很喜歡電影中出現了兩次的「愛你一萬年」宣言,第一次是一場玩笑,第二次卻是至真至誠的後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要留就留下一段情,大聖爺也許也很想留下一段情,只是他沒有選擇,他可以做一會兒夕陽武士,卻不能永遠做夕陽武士。夕陽武士笑他像頭狗,難道不是嗎?他不是自己的主人,他不過是身不由己。對於大聖來說,或許人生不過是許多的錯過和許多的遺憾。

或許看倌會以為,這只是大聖的故事。不,在命運面前,我們人人都是條狗。命運這個課題老早就被古聖先賢所注視。希臘先哲在悲劇說命運。中國先賢也大談義與命的分際。其實中西文化皆對命運這嚴肅的課題有興趣,但他們沒有把命運當成是一個與現實人生抽空的理論問題,要從思辯上論證到底人生是命定還是自由。他們往往是從人生的實存感受上說命。

若說命運是指命中註定,先賢說的是指人切身體會到的無能為力之感。而這份無能為力之感,就是來自人生中我們不能控制的部分。人生中有我們可以努力的地方,但亦有我們不能努力的地方。至尊寶穿越時光無法令晶晶起死回生,悟空也救不了要飄走的紫霞,他們都努力過,只是努力去到盡頭,就會知道自己無能為力。這種體會我們都感同身受。最好的朋友背叛自己,女朋友說要分手,父母親要離世,這些事情我們除了苦笑也無事可做,因為它們都不是求之在我。當我們說命運,命運既是指對人生中無可奈何部分的體會,亦是指由此體會而生的無力感,一體兩面。

或我應該相信,是緣份。

  人生就是如此的難過,但我們還能面對。儒家說以義安命,教人用最積極的態度面對命運的無可奈何,無論遇到任何困境,也都應盡力而為;希臘人就以戲劇來為人排解生命中的困難,用藝術帶來的悲壯情懷消解人生無力感。戲中大聖爺不走這兩條路,他選擇的應對方式是放下。

人生總有很多執著。執是執起,著就是黏著,執著就是指對事物苦苦堅持。形像化地說,執著就是拿起並且死黏著而鍥而不捨。這就意味了人的心靈不再開放,從此停滯於某一點,時時記掛,常常堅持,就好像一個盛滿了液體的杯,不能再盛載其他的東西。正正因為不肯放下,結果就會與物相刃相靡,亦因為糾纏不清,所以生出很多苦難。女朋友要走,因為難忘,所以念念不忘;至親已逝,因為渴望,所以常常回望,於是許多悲痛就從中而來。行盡如馳,不亦悲乎?春三十娘和她師妹晶晶的仇恨就可以糾纏五百年,悟空也因為愛而超越時空。苦海翻起愛恨,說穿了還不過是執著二字。

要放得下就要看清楚執著只是愚昧。觀世音問悟空是否真的不再留戀塵世間的事。悟空回答的不是留戀,也不是說不留戀,他是說:「無所謂啦。生亦何哀,死也何苦。」──「無所謂啦」這句廣東話很難解釋但卻很是傳神。「無所謂啦」就是指不再緊要了,說來總感覺灑脫。悟空說:「以前我是用肉眼去看東西,但就在我死了那一剎,我開始用心眼去看東西。所有東西,原來真的可以看得前所未有般清楚。」如果看清楚就會知道執著其實最後還是執著不了,執著只不過是蠢人自尋煩惱的遊戲。悟空以為自己愛的是晶晶,上天卻要他愛紫霞,他可以選擇嗎?春三十娘與晶晶的仇恨難道又是理性可以解釋的嗎?無所謂啦。生和死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又有什麼值得堅持。人生亦有很多事情非我可以改變,與其執迷不悟,不如等閒笑對。莫若以明。

悟空在結尾上了夕陽武士的身,代他深深的吻了痴情女子。如果可以的話,我想悟空也希望可以留下,當一個敢愛又敢恨的夕陽武士。要是他不在意,那他就不必多管閒事,幫他們一把。只是他今生注定有任務在身,吻了還得上路。悟空最後一路西去,黃沙連連,也無風雨也無晴。大勝爺也許心裡悲傷,但他一路還是走得瀟灑,因為他沒有再把這一吻放在心上──感而不滯。或我應該相信,是緣份。

結語

  最後,我想略為改動唐君毅先生在《人生體驗之續篇》的一段話作結:「只視人生為悲劇與喜劇者,還是淺的人生觀。須知人生如說是悲劇,則悲劇之淚中,自有愉悅。人生如說是喜劇,則最高的喜劇,笑中帶淚。人生在世之最高感情,見於久別重逢而悲喜交集之際;而人生最後之歸宿,則為一哀樂相生的情懷。由此情懷之無限洋溢,我想,將可生出一種智慧,以照徹人生的芒味。」[1]從前現在過去再不來,紅紅落葉長埋塵土內,開始終結總是沒變改。那又如何? 

[1] 原文為「只視人生為悲劇與喜劇者,還是淺的人生觀。須知人生如說是悲劇,則悲劇之淚中,自有愉悅。人生如說是喜劇,則最高的喜劇,笑中帶淚。人生在世之最高感情,見於久別重逢而悲喜交集之際;而人生最後之歸宿,則為一哀樂相生的情懷。由此情懷之無限洋溢,我想,將可生出一種智慧,以照徹本文篇首所說人生的生前死後的芒味。」

好青年荼毒室官網
好青年荼毒室Youtube
好青年荼毒室Instagram
好青年荼毒室Patreon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