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3 台灣天空下,生活照常前行
早上先去投了票,才去上教練課。有點像是四年一次的普通選舉,只是這次,多了點不一樣的意義。寫字的這時候已經是晚上,結果出來了。不管立場如何,明天,又會是一個新的台灣。無需特別高興,也無需太過沮喪,只希望所有人都能早日從傷害中復原。因為這場選舉,沒有人是贏家,我們都是傷者。所以更應該一起面對真正的敵人,才不會忘記我們曾經為什麼走到這裡。
早上的教練課,重量今天又加重了一點,主打手臂與肩膀。每次運動後的伸展與按摩,總會帶來一種微妙的復原感,像是週末的重開機指令。結束後照例去了上島咖啡,挑高的空間和我喜歡的大桌子仍在原處。我花了一個多小時,寫了六頁的手寫日記。雖說是兩天的補寫,但其實更像是把腦袋裡那些平常沒空處理的思緒攤開來看。那段時間,是我週末最愛的 Me Time。我一邊想著自己日更的方向,也一邊構思下週那個棘手案子的策略,不多,但靠著手寫日記的節奏,的確想出了一些東西。
傍晚我們去信義區看電影。韓片的商業片真的越來越厲害。《全知讀者視角》是一部玩得很瘋的片,有點像韓國版的超級英雄故事,電玩感極重,設定也相當誇張。我們兩個平常根本不玩手遊,但還是看得津津有味,代入感很強。這部電影改編自現象級的韓國小說,韓國影視的技術與野心,真的已經很接近好萊塢了。對於他們的文化輸出,我總是感到佩服。
Dream Plaza 剛開幕,我們也順路晃了一下。其實蠻喜歡的,畢竟以前的信義誠品幾乎就是我們青春與記憶的某種載體。新改裝後,預感自己以後應該還是會常常去。博客來的書店其實完全不輸誠品,尤其有幾排書櫃,看起來毫無邏輯地擺著書,反而像極了每個人家裡的書櫃。那些書我大多都熟悉,像是走進自己的閱讀記憶。2017 年之後我幾乎都用電子書閱讀,連《渺小一生》、《那不勒斯的故事》這種厚得可以當枕頭的小說我也都是用閱讀器讀完的。但這一兩年又開始懷念紙本書,今天還是忍不住買了一本《四十我就廢》,實在是太喜歡那字體的印刷感了。也就這樣,解鎖了我在博客來實體書店的第一筆消費。
講到紙本書,不得不提前陣子讀完的《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這本書只能看紙本,而且絕對不能暴雷。讀完那一刻,我對譯者、出版社與編輯的巧思感到由衷佩服。故事本身其實就那樣,但那個爆點太驚人,設計得太絕,讀完只想拍案叫絕。這種閱讀經驗太稀有了,看完之後,讀者之間會自動形成一種保密的默契。
今天的日更,大概就是這樣。有選舉、有重量、有電影、有日記,也有一本突如其來想擁抱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