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J真的都是“得过且过”的吗?
从小到大,物质上不缺,所以没有强烈的物欲,没有执念。
学习上,没有特别花心思,成绩就挺好了,对成绩没有执念。
身体上,因为高敏感带来的体弱贯穿童年,所以身体好就可以了,对争强好胜没有执念。
社交上,因为不喜欢冲突,大多数关系都岁月静好,很少能遇到大的冲突。
精神上,现实生活中很难遇到完全同频的人,充能主要靠独处,读书,接触大自然,体育与艺术。所以虽然INFJ对精神要求极高,外部来看却是无欲无求,似乎什么都可以,那是因为挑剔的部分外人看不见,几乎很难有人能触及INFJ 内心真正的执念。
但是,当INFJ为了一个自己心里深处的目标去争取的时候,行动力惊人,那是“佛挡杀佛”的。这样的力量由Ni主导,有时甚至INFJ自己都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就已经去做了。途中所有的付出都被自我整合为“我想做”、“我喜欢”,而不会觉得是为了一个目标而勉强自己。等路都走了一半了甚至出现有成果了,才会后知后觉:原来潜意识很早就带着自己出发了。
大部分人:有了目标——>然后去做。
Ni主导的INFJ:先走上路——>目标在途中才逐渐清晰。
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INFJ的不自信,来源于自己都不能很好地解释自己在干嘛,然后就会开始怀疑:我是不是太内耗了?太不学无术?太任性?怀疑到最后,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通过“怀疑一切”这样的方式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然后就需要一系列辩证和自我开导,才能跳出虚无重新回到现实世界。
所以,如果你感觉自己是INFJ,在面临一些具有冲动的尝试,特别是新鲜事物时,可以在保证睡眠、饮食、运动的前提下,少一些质疑,而去试着相信自己的直觉,很多时候,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一个人不喜欢以“世俗意义上的目标”为导向时,就需要允许自己从实践里去摸索自己的路。
正如《凡尔纳科幻故事》里的一句话:
“不是我在赶路,而是路在赶我。”
这就是INFJ追寻目标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