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的季節《走進春天的果園》

步小璃
·
·
IPFS
·
沒有冬風冷冽的親吻,如何懂得春神指尖微寒的和煦;走過生猛耀眼的盛暑藍天,才能在倏忽轉涼時鬆口氣,挽著秋日的愜意起舞……

喜歡漂亮的東西,讓人有種生活質感大躍升的感覺,好比說,此刻正擺在螢幕前的這張精裝限量版—《走進春天的果園》。

CD封面有我喜愛的夕陽色,有樹有花有風的流動和貓咪背影,多Lovely,像聽〈The Girls From Ipanema〉一樣寫意。

隱身電腦機殼內多年的DVD-ROM終於伸了個懶腰、打著哈欠上工了,流暢的旋轉證明自己寶刀未老。啊,這混音真漂亮~,聽CD果然就是不一樣。老實說,我很懷疑世上是否還存在光碟機這個物種,畢竟日常生活幾乎看不到也用不著,十多年前有位朋友問我:你覺得有多少人聽得出(CD和串流音樂的)差別?

結論應該是不少人都聽得出來,所以多年後才會推出「無損音質」方案,只是這享受很奢侈,至少得剝三層皮,音樂一層、網路一層、裝置容量再一層,所以大部分人還是會選擇便利又無負擔的那邊,感動放兩旁,氛圍擺中間。

扯遠了。

「自然流動」說是樂團,更像是現代劇團,因為分子有點複雜,除了由團長阮丹青擔任詞曲、鋼琴、人聲,團員們的職責也非常多元,包含提琴、薩克斯風、爵士鼓等樂器,還有吟唱、肢體演繹等,而這張《走進春天的果園》正是2024年薇劇場的音樂紀實,與詩的對話。

首先是序章。唔,有點朱哲琴《阿姐鼓》的味道;咦,峇里島的神秘甘美朗風?啊,是我喜愛的晶瑩剔透鋼琴聲……,聽著聽著笑了起來,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像在聆聽創作者的人生,原有的技術、質感和喜好,經過歲月的洗禮後,淬鍊出更精緻的表態。

海的聲音、即興爵士、茉莉芬芳,我聽見歌頌生命的讚美詩。

沒有冬風冷冽的親吻,如何懂得春神指尖微寒的和煦;走過生猛耀眼的盛暑藍天,才能在倏忽轉涼時鬆口氣,挽著秋日的愜意起舞……踏著無數交會與分岔的旅程,歷經多少四季輪迴,我們長成了現在的模樣,希望我們都能感謝。

最後,我思考起關於「春天的果園」。魯米是波斯詩人,他的春天有滿滿的草莓李子加柑橘,那島嶼的春日果園有什麼呢?近幾年枇杷貴了點,流行起梅子釀酒,若能吃到滋味豐富的芭樂和蓮霧確實非常感激。

願我們都能感恩。並讓這份感謝,成為接住彼此的力量。

自然流動樂團 — 阮丹青&Friends/《走進春天的果園》,豐收發行。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书音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