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秘密客:德國研發「間諜蟑螂」,俄烏戰爭催動國防科技加速創新

《BBC》廣受讚譽的自然紀錄片《動物秘密一籮筐》(Spy in The Wild)運用幾可亂真的動物機器人,紀錄下野外動物生活。隨著科技飛速發展,德國更有科技公司研發「昆蟲機器人」,應用在戰場偵察、搜集數據甚至完成軍事任務,其中一種仿生機器人正是模仿無所不在、生命力強大的「間諜蟑螂」。
德國企業斯瓦姆生物科技公司(Swarm Biotactics,swarm意為成群的昆蟲)近年研發的機器人蟑螂,配備著神經刺激、感測器、安全通訊模組還有即時監控設備。根據路透社報導,這個構想類似許多科幻小說情節,不過已經遠遠超出構想而已,而是實際投入大筆資金積極開發。官方模擬照片當中,這些間諜蟑螂就像是背著一個微型背包,透過非常小的鏡頭即時紀錄影像、蒐集數據。
透過電流刺激,人類可以遠端控制這些機器昆蟲,讓牠們在戰爭現場的惡劣環境之下,依然能夠傳送監控的訊息、敵人的位置等等。斯瓦姆執行長威廉(Stefan Wilhelm)表示,他們是以活體昆蟲為原型打造出仿生機器人,裝上設備之後就能在敵區進行隱密偵察。而且機器蟑螂可以單獨操控、也可以成群行動,完成目標軍事任務。
事實上,德國正在積極打造屬於未來的戰爭科技,從無人機到AI化武器,甚至機器人昆蟲等等尖端工具,皆已經納入科技新創企業的開發項目。除了斯瓦姆之外,德國科技新創公司赫爾辛(Helsing),也是國防新創企業浪潮中的一員,這些企業致力開發尖端技術,從類似坦克的AI機器、無人駕駛微型潛艇到隨時準備戰鬥的間諜蟑螂都是研發目標。
總部設在慕尼黑的赫爾辛,專門生產軍用無人機和軍用人工智慧產品,現在已經躍昇整個歐洲最有價值的科技公司之一,2025年6月估值直接翻漲一倍,達到120億美元。赫爾辛創辦人謝爾夫(Dr. Gundbert Scherf)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改變了一切。謝爾夫說,過去難以吸引投資人,但最近估值暴漲,可見歐洲現在開始更認真對待國防安全議題,他甚至把當前盛況拿來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曼哈頓計畫相比擬。
如果機器昆蟲成功應用在戰場上,這些體積極小的機器人就跟真的昆蟲一樣,可以無所不在,而且難以察覺,難以分辨跟真實昆蟲的區別。或許更令人警惕的是,戰爭中的各方如何防範間諜蟑螂監控?此外,若是應用在烏克蘭這類氣候寒冷的地區,若當地本來沒有蟑螂,會不會反而容易被識破?種種問題還待未來實際應用後一探究竟......
全文閱讀:
戰場秘密客:德國研發「間諜蟑螂」,俄烏戰爭催動國防科技加速創新
🔔關注轉角國際,認識國際新聞🔔
更多精采好文:轉角國際官方網頁
週更深度 Podcast:重磅廣播
日更新聞 Podcast:轉角Daily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