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Miles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被迫加速學習:AI 時代裡的隱形焦慮

Miles
·
·

最近,我愈來愈常在滑手機時感到不安。
AI 的進步讓許多同業的內容更新得又快又精緻,
而我的產出若只是單靠人工,就顯得笨拙緩慢。

那一刻,我會懷疑自己——
是不是被世界推著跑,卻怎麼樣也跟不上。


焦慮的來源有兩層。

表面上,是比較。
看到同業的成果,再低頭看看自己,
數字和流量的差距擺在眼前。

更深層的,是恐懼。
怕自己努力錯方向。
這些年投入的時間與心血,
如果因為沒能搭上浪潮而失效,
感覺就像被世代淘汰。

那種可能性,比單純的輸贏更刺痛人。


壓力也來自學生。
當他們提出新問題,而我一時無法解答時,
心裡會冒出一個聲音:
是不是該為了這個需求去進修?

可我的資源有限,時間與金錢都得精算。
每一次取捨,
都像在提醒我:你其實不夠好。


這些情緒,通常在社群媒體裡被放大。

別人只要一篇貼文、一支短片,
就能獲得掌聲。

而我,還在思考如何安排課表,
怎麼把想法寫清楚。

對比之下,落差感成了焦慮的種子。

奇怪的是,當我靜下來,
一個人做自己的事時,
反而比較安定。

這也是為什麼,
我刻意降低社群使用,
只留下必要的互動。


我嘗試過幾種方法來應對。

壓力適中時,
我會把它轉化成動力,
去學一些剛好也感興趣的東西。

如果壓力過大,
我就選擇暫時逃避,
讓自己喘口氣、停下來。

當資訊過多,
我會切割掉一部分,選擇需要的,
不讓注意力被分散。

最終,我認為還是得回到紀律。

每天做該做的事,
持續深耕,
保持開放。

讓小樹慢慢長成大樹。


焦慮或許不會完全消失。
但它同時提醒我:
這是一個必須選擇方向、並持續專注的時代。

AI 讓世界加速,
但真正能走遠的,仍然是那些在速度裡找到自己節奏的人。

而我相信,只要腳步不斷向前,
不管快或慢,終究能在這個變動的世界裡,
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