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不眠夜:反轉失眠焦慮!釋放「夜間自我」的顛覆性力量

你對於夜晚或黑暗的感覺是什麼呢?是神秘抑或恐怖呢?
有些創作者會偏愛在夜晚創作,因為夜晚能激發出更多的想像力,也能更仔細聆聽內心的聲音。
但夜晚也為許多人帶來不安與恐懼,也讓孤立與疏離感更加劇,於是夜不能眠成為了許多人最為困擾的一件事。
《擁抱不眠夜》的作者安娜貝爾.斯特里玆原本就有失眠的問題,但因為父親驟然離世,讓她對於「夜間自我」有了不一樣的認知與了解。
雖然以健康的觀點來看,人類在夜間活動是違反生理的運作,但夜晚帶給我們的不只是負面的觀感,反而破除了某些成見,讓我們更能敞開心胸去接納更多事物。
比如書中便提到如果我們在黑暗中望向天空,全景的視野會讓我們具有放鬆的效果,也會變得更有包容性,且感覺自我渺小微不足道,會給人一種奇妙的解放感。
當然,作者並不是一味地想要讚揚夜晚的美好,而是希望偶爾夜不成眠的人不要太過於焦慮,因為夜晚不全然是令人厭惡與恐懼,也可能為我們帶來療癒與希望。
書中介紹了許多創作者與名人的夜晚作息,有人藉由夜晚的時間創作出極具影響力的作品,卻也有人因為長期失眠而付出生命的代價,而作者想要強調的是夜晚即便讓我們感到脆弱,但也可能讓我們重拾寧靜與安定。
如果失眠問題讓你的生活造成混亂,請務必先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若偶爾睡不著,也別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或許能在夜晚發掘更多有趣的想法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