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雲南遊︱Day 8 - 瀘沽湖 & 麗江
站在窗邊欣賞外面的風景,美好的早晨由一個日出開始。
昨夜的星空今早的日出,在瀘沽湖的日與夜依舊是被大自然淨化身心靈的日常。遠離煩囂、毫無壓力,在旅行的每一天是真正的活在當下,可以放空一切全心全意地感知和感受身邊所有的人事物。
難能可貴。


食過早餐然後開啟今天的行程,從住宿出發前往走婚橋的途中經過一座圍滿五色經幡的石塔。稍作停留拍照兩張,來雲南已經有一個多星期了,這期間真的深深感受到這個地方對於藏傳佛教信仰的重視、虔誠,以及深入民心的程度,彷彿融入了血肉般,是生活的一部份。


再次起行,由於我們還要趕往下一站,所以在走婚橋停留的時間並不長。下車前大哥提醒我們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不要走完整條走婚橋、要是真的想逛最多走個三份之二就好,第二,如果遇上有人拿著髮帶推銷替你綁頭髮千萬不要綁,說是這兩者都帶有不吉利的意味、有分離的意思,可以的話就盡量避免。
雖然我們並不迷信,不過既然大哥這樣溫馨提示,那肯定有他的道理,還是乖乖聽話吧。反正走一段和走全程都差不多,更何況我們也有時間限制,在旁邊走走看看輕輕鬆鬆的我覺得已經很不錯。
路過了攤檔又穿越了人群,走婚橋沿途的景色相當好看,別有一番風味。兩旁是大片的蘆葦,儘管現在還不是最好的觀賞時節,面前是山景和湖景,景色還是一如以往的賞心悅目,走在橋上吹著微風,比起感受走婚文化、想像摩梭男女在這條橋上約會,好像這裡風景更加吸引我。




待到時間夠才離開,我們接下來就要去參觀摩梭家庭了解她們的生活以及文化,實在令人非常期待。跟隨負責接待我們的導賞員前往她的家,站在內院聽著她大致講解有關摩梭人的住屋分佈,她提到在摩梭人的家裡是只有女性才能住在房間,其中未成年的孩子會住在一起,但女性長大以後就會各自擁有一間獨立的房間,至於男性一般晚上都不會在家,如果真的要待在家,那他們就只能睡在外面的空地或是草地。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差別對待出現,那是因為她們摩梭人奉行母系社會制度以及獨有的走婚文化,女性平常除了要操持日常大小事務的同時亦肩負著繁衍下一代的重任,是家族的主心骨,故此女性在家中的地位以及話語權很高,事事以她們為主。


其後走進主屋,坐在正中間的小膠椅上邊聽著導賞員說話邊環顧四週,整個主屋的裝修十分樸實簡潔。前方和左方是擺放了一些有坐墊的長木椅,後方是一個可以用來圍爐烤火燒水的位置,右方是一張床,而所有牆壁上都掛滿了不同的唐卡或字句,感覺是一個略帶莊嚴的地方。
導賞員和我們介紹說主屋平常是他們用作禮佛參拜的地方,有點類似佛堂的存在,當中我們看到的那張床是只有整個家族的當家人也就是輩份最高的女性才有資格睡,在她們家就是媽媽的媽媽,我們外面稱作的祖母才能睡。而由於這裡擺放著很多的唐卡,即一些畫在布幔、絲綢、紙上的畫像或是用彩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屬於藏傳佛教修行中重要的禪修工具,所以主屋只能看不能拍照。
簡單說了一下主屋的擺設以及交代了一些要注意的事項之後,導賞員便開始和大家分享有關摩梭的文化和習俗。她首先講到摩梭所奉行的母系社會制度,稍為補充剛剛在外面院子分享的內容,包括家族的當家人是如何決定、為什麼只有女性才能住在房間、她們平常的日常生活等等,讓大家有一個初步的概念。
導賞員以她自身的一天來說明,說她每天天未亮就要起床開始準備各種的事情,從早忙到晚。像今天因為要給我們帶導賞,所以她一大早就要到鄰居家裡找人幫忙化妝整理儀容,然後待會結束之後還要去農地耕作,直到有空才能回頭處理日常事務,非常忙碌。
她指出雖然導賞工作是輪班制不用每天都上,但其他事項可是風雨不改,就連懷孕和產子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譬如前一天才剛生完孩子,到了第二天她還是要繼續正常早起下田,完全沒有休息坐月子這回事就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
當聽到導賞員說她剛生完孩子第二天還要繼續下田,在場的一些女遊客明顯是感到難以接受。只見她們先是有點起哄繼而隨即詢問起摩梭男性在日常生活中是擔當著甚麼樣的角色,試圖讓自己沒那麼激動和忿忿不平。
導賞員回答說男性在她們這裡主要就是負責照顧孩子、打造銀器以及修讀佛學,看看有沒有緣份能夠到寺廟去成為僧人。對她們而言,特別是在這個地區,整個家族當中能夠有一個人成為僧人、能夠供養出一個僧人,是一件很值得光榮的事,因此並沒有甚麼不公平的,就每個人也有每個人的角色。
分享完母系社會制度,導賞員再以房間分配作為引旨和我們講述她們的走婚文化。她提到摩梭女性在長大後會擁有獨立的房間的原因是因為晚上要走婚、和男性同房同居,就是她們的走婚對象每天晚上都會去她們的屋裡睡,然後待到天快要亮的時候再離開,所以是有實際的需要。
導賞員深知外面世界的人很多都對摩梭的走婚文化存有誤解,認為走婚文化就是她們看上了誰晚上就可以帶回去,甚至每天睡上不同的男人,就連自己的孩子生父是何人也不知道,於是她非常詳細地為我們講解關於走婚的資訊,務求讓我們清楚了解的同時也為她們這種獨有文化做一個自證。
她首先強調她們的走婚文化並不存在以上提到的任何一項內容,一切純熟外來人加諸的幻想,做成一個噱頭吸引人們前來旅遊。她指出作為一名正常的女性,怎麼可能會容許自己和不同的人甚至是不認識的人發生親密關係,這對於自己以及自己的身體都是極大的不尊重,只要細想的話都會覺得很不合理。
導賞員提到摩梭族群可以分為雲南和四川兩邊,在雲南那邊的摩梭是可以和外地人通婚,所以民風或許相對會開放一點但也絕不可能像前述這麼誇張,而她們四川這邊是不允許和外地人通婚的,因此在這種環境下,她們的走婚對象必然是雙方都認識、雙方家族也認識,村子裡的大家都知道兩人是在走婚。
她補充,只要雙方一旦同意走婚,男方便會送贈訂情信物予女方,而女方亦會將訂情信物佩帶於身上,以此表達自己已有走婚對象。為了讓我們有更清晰的認知,導賞員此時也從髮髻上拔出一把由雪花銀所打造而成且雕刻精美的大梳子,向我們展示她自己的訂情信物。
至於有關孩子的問題,導賞員說男方雖然不用負上父親的責任去照顧小孩的日常起居飲食,但在小孩滿月的時候男方也是需要在滿月宴上送出由他自己親手打造的銀碗給孩子日後使用,為她/他添上一點祝福,所以再怎樣孩子也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
導賞員認為她們的走婚制度其實在本質上和我們的婚姻制度沒有太大的分別,不一樣的地方就只是在於我們外面世界的婚姻會有一張紙去認證去綁定雙方的關係而她們沒有,但兩者同樣受保障,我們是法律她們則是信仰和風俗民情。她說在她們這裡基本上只要選好走婚對象之後就不會再變,就這樣一起過完一輩子,反倒是我們外面世界的人常常會因為各種各項的事情吵架甚至決定分開,可能是為錢也可能是為其他,總感覺我們很多的煩惱。
談起金錢,導賞員也順勢和我們講講她們摩梭人對於錢的看法以及錢和外地人對這個地方所帶來的影響。她說摩梭人對於錢其實沒有甚麼概念,因為她們的日常生活全靠自給自足或是以物換物,就算生病也不會看醫生,所有一般用不上錢也不會存錢,要是真的有需要用錢,那她們就會把身上的飾品或是家裡的牲畜變賣,完全是當天的事當天才算,不會提前焦慮。
只是隨著越來越多外地人來旅遊,他們所帶來的金錢以及外面的一些習慣對這個地方或多或少造成了影響。她提到一個例子就是許多年前曾經有一個電視節目來這裡拍攝,內容大意是一個來自城市有錢人家的孩子來深山改造改變自身的壞習慣,但由於大家的距離相差太遠,像是價值觀、消費觀,還有對事情的各種觀念都不相同,所以到後來反而是讓她們本地的孩子開始變得有物慾和會比較,沒有了當初的樸實。
她說外面世界的人物質都很豐盛,最簡單就是衣服每天換新的換不一樣的,五顏六色非常好看,但她們這裡的人衣服就是來來去去那幾件,有甚麼破掉的縫縫補補就好,只要一天沒壞都還能繼續穿,沒有太多的想法。可是對孩子而言,眼看著人家每天穿的衣服又新又漂亮但自己的卻破舊不堪,自不然就生出了比較,覺得為什麼人家有而我卻沒有,漸漸開始抱怨不公平然後產生物慾,追求一些沒必要的東西。
導賞員說當她們意識到這個情況出現之後,她們為免小孩子的思想受到扭曲便再也不願讓太多外來的人進來了。她覺得金錢帶給人有好也有壞,好的是錢能夠讓一些沒有人照顧的兒童得到幫助,就像那些因為被父母拋棄而只能居住在山上寺廟的孩子就是依靠著各方的補貼而過活,壞的則是錢讓人變得貪心、不再純粹,忘卻了知足常樂的道理,因此從整體來看,她直言雖然有錢很好,但錢並不是最重要,有些東西是錢沒有辦法去取代的。
聽到導賞員這番話語,我內心當下其實是有點驚訝的,畢竟此前接觸到的相關人士絕大部份都告訴我錢很重要,錢能夠讓他們忍受旅遊發展為這個地方帶來的負面影響。然而沒想到今天竟然能夠聽到相反的答案,第一次有人告訴我原來錢也不是萬能,比起錢她們還有更加重視的事物,實屬讓人意想不到。
討論完母系社會以及走婚制度之後轉而談及其他話題,我們問起有關她們摩梭孩子的日常學習以及所使用的語言文化等,從另一方面再認識一下這個族群。導賞員告知我們由於現在要和社會接軌,所以新一代的小孩平常都要去學校學習包括普通話在內的各種知識,方便和外來的人溝通交流,不再像以前一樣只懂摩梭語了。
在提到學校和語言的時候,她還跟我們分享了兩件小事,第一件事就是孩子們現在唸的學校其實是由我們來自香港的巨星古天樂所捐款興建而成的希望小學,第二件事則是政府很久以前曾經派人來過村裡視察,但因為村中的長輩都只會摩梭語,結果雙方雞同鴨講,後來問長輩人家都說了些甚麼,長輩回答說就嘀嘀咕咕一大堆都聽不懂,十分搞笑。
笑著聊著,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許多,今日的參觀也來到了尾聲。雖然來之前有稍微對摩梭的母系社會制度和走婚文化做了一點點功課,但直至聽到導賞員分享才知道我對這個地方的了解以及知識還是太淺薄了,因此實在很慶幸能夠有這麼一個機會可以到訪摩梭家庭,聽她們親身分享獨有的文化以及各種的日常生活。
結束在摩梭民居的行程,我們馬上便開始長達4小時的車程返回麗江去。在路上大哥先和我們交代有關後半段的行程安排,說是由於目前元陽屬於旺季,就是油菜花都陸陸續續開滿了遊人比較多,所以每天的包車費用稍為上調了,但那邊司機已經給我們排好了行程,只是日子比原定的多了一天,讓我們看看有沒有甚麼問題,有就再叫他們修改修改。
研究著手機上的行程概覽,說實話,全是一堆我不知道的地點和地名,真心無法作出任何的評價。畢竟自從大哥說他會替我們把關,我就抱著再熟也不會比當地人熟的認知徹底放飛了自我,連資料搜集都沒有做。所以唯一能評論的,大概就是請他們幫忙標示推薦或者添加一下大概的住宿地點,方便我找住的地方吧,不然待會預定了距離當天或是明天景點十萬九千里遠的位置就糟糕了,光是往來交通也得浪費大量時間。
就這樣看著大哥和對方溝通了好幾個來回,接著再確認清楚日期時間地點等全部細節,我們所有的行程終於都塵埃落定。說起來,其實這趟雲南遊真是充滿著無數的意料之外,從一開始打算自由行,到後來解決了不交通而想找大哥直接排個18天行程,然後又因為我們一上不了更高的海拔,二他也不建議我們找他跑元陽那邊,於是只好折衷地先跟大哥玩9日再請他幫忙尋找下半段行程的司機師傅、排了一個6天的旅程,到最後弄完一大輪還剩下3天的自由時間,實現了跟團、包車、自由行,一地三玩法的歷史。

中途在休息區稍稍停留,在我們車子開出之際,大哥忽然讓我們看向身旁的位置,示意旁邊那輛車正是今早和我們一同參觀摩梭民居那一班遊客所乘坐的。驚嘆著大哥好眼力之餘我們也很好奇加懷疑那批遊客明明比我們早差不多一個小時離開,還說急著回麗江機場,為什麼我們還能遇上呢? 而且我們都走了,他們的車子還停在那邊,是真的能趕上嗎?
對,因為他們的導遊安排失當導致那批遊客今天遲到又早退,除了讓我們早上呆等了好很久之後更是提前結束了參觀坐車趕飛機去,就剩下我們兩人和導賞員繼續慢悠悠地走行程。
收回目光,隨著車子逐漸遠去我們也沒繼續多細想他們的事情。只是從上述事件再一次看出能夠碰到一個好的導遊司機究竟有多麼重要和幸運,像我們每一天之所以可以玩得這麼自由自在實在全靠著大哥盡心盡力的安排,沒有他,或許我們就沒辦法過得這麼舒服了。
回到麗江食飯然後買手信,忙完這一切已經入夜。和大哥相約好明天的出行時間再在住宿休息一陣子,來到上半段行程的最後,我們決定補回前幾天因為疲勞而快速略過的麗江古城。
走在麗江古城的石板路上,這是我來雲南以後逛的第三個古城了,每一個都充滿各自的色彩,獨特非常。大理古城是白族風,獨宗克古城是藏族風,麗江古城是納西族風,細看著古建築了解和認識不同的特色風格,感受著來自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這個晚上也很圓滿。


在大小路上穿梭閒逛,走過前些天路經的酒吧街然後又再參觀不同的博物館,來到徐霞客紀念館的時候不禁想起自己曾經有幸拜讀過他的遊記,對他能夠到處遊歷深感羨慕,沒想到在若干年後我也走上了同樣的道路,可以在各地走走看看,探索這個美麗的世界。

如果不是要趕著回去收拾行李,其實真的還想在這裡多留一下,不過沒辦法,時間到就要說再見囉。沿著大街慢慢走回住宿,邊吹著晚風邊把路上的五光十色都記在心中,我會記得在這裡度過的時光的。
有自然景觀也有人文風情,有精華遊也有深度遊,待在這裡的日子是充滿著無數的驚喜。我很期待,接下來的旅程究竟還有甚麼等著我去體驗,還有甚麼寶藏等著我去發掘。
謝謝精彩的每一天。
小參考
行程 :
無名石塔 -> 走婚橋 -> 摩梭民居參觀 -> 麗江古城
簡介:
瀘沽湖 – 瀘沽湖位於雲南和四川交界,是中國第三大的淡水湖泊,住有以母系社會和走婚制度著稱、擁有獨特風俗文化的摩梭族群。
走婚橋 – 走婚橋不僅是一座普通的橋樑,更是摩梭族群走婚文化的象徵。摩梭人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習俗,每當夜幕降臨,摩梭族的青年男女便會踏上這座橋,開始他們的走婚之旅。
麗江古城 – 麗江古城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始建於宋末元初,至今有超過八百多年歷史。由於其悠久的歷史以及濃厚豐富的納西民族文化,麗江古城在1997年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