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清晨的光,从窗帘的缝隙钻进来。
2008年的春天,伯克利城的空气里有一种刚苏醒的甜。
她推开窗,看着房子对面的异国绿植,
有一点莫名的兴奋。
她二十一岁,刚到这座陌生的西方城市,一切都新鲜、明亮、甚至带着一点梦的味道。
那时候的她,相信世界是可被重新建造的。
爱情、理想、友情——都像手边的白纸,
干净,柔软,等待被填满。
她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只要她愿意,她可以在这些白纸上画出任何想要的未来。
她出现的时候,
她正在学习中心吃力地用第二语言理解课题。
发现她们来自于同一个国家,说着同一种语言,拥有同一个生日那一刻,她笑了,笑得像个还没学会防备的人。
新鲜、刺激、崇拜、欢乐——
她以为,这一切都是缘分的开始。
夜里,她们坐在校园的百年大树旁,
她第一次认真地问自己: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而活?”
她觉得自己找到了答案——
为了爱,为了她们,为了那个可以共同建造的“神圣的家”。
于是她开始奉献:
时间、金钱、精力、梦想。
她以为那是一场神圣的建筑工程,
她在筑一座世界上最美的城堡。
但她忘了,城堡的地基——是自己。
慢慢地,身体开始疲惫,心也开始枯竭。
有一天,她照镜子,
发现那张曾经闪亮的脸,
藏着一层淡淡的灰。
2013年春,她收拾行李。
一个人带着几年的所有离开那个心累的地方,
她笑着对自己说:“缘灭了。”
笑里带着盐味。
离开之后,她成了漂泊者。
换过城市,换过工作,也换过信仰。
她试着去遗忘,
试着重新学习——
爱是什么,放下是什么,疗伤是什么。
六年之间,她在云端看过日出,
在雪地里丢过手机,
在火车站听过陌生人的故事,
也在长途巴士上睡着,梦见了那座没建完的城堡。
她走过三十多个城市,
飞机、高铁、火车、地铁、自行车、11路车……
每一种交通工具都像一种人生方式。
她在奔波,也在逃离。
有时她想,
也许命运不是抓住的机会,
而是做下的决定。
她见识过恐惧、焦虑、惊险、兴奋、失望,也感受过喜乐与平安。
世界变小了,胆子大了,
她开始不再那么在意生活的舒适,
也不再执着于拥有。
“快乐,”她在一本旧笔记上写,
“不是你有什么,
而是你怎么看。”
那一刻,她忽然明白:
书本里的智慧,永远不及一次真正的失去。
此时此刻,她觉得——
“缘”,也许有了新的定义。
于是,她订下了去中国北方的单程票。
这一次,她不再只是去旅行,
而是要真正生活。
她想要去触摸那片土地,
闻那里的空气,
用生命去体会——
何谓中国,何谓文化,何谓重新开始。
她不知道前方有多少惊险与未知,
却终于敢——
迈出那一步。
窗外风起,
飞机起飞的那一刻,
她轻声呢喃:
“Take a chance, take a chance...”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