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過台灣的啟示:「中國製造2025」戰場開打,與自由世界的安全挑戰
作者:倪世傑
編按:台灣近日有媒體揭露,中國車商比亞迪與立法院和媒體高層餐敘,疑似意圖進口台灣而引發市場競爭、國安風險等議題的輿論風暴。本文從中國的全球物聯網戰略版圖進行分析,探討這起事件因何而成為新興科技產業、國安、地緣政治與媒體敘事的爭奪戰場。

美國雜誌《財星》(Fortune)於8月5日公布2025年「全球商界最具影響力百人榜」,前10名呈現兩大特點:其一,除第9名摩根大通董事長兼執行長戴蒙與第10名通用汽車董事長兼執行長巴拉外,其餘八人皆屬廣義「ICT與新興科技產業群」;其二,第5名王傳福與第7名任正非,分別領軍中國新能源車龍頭比亞迪與通訊巨擘華為。相比之下,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僅列第40名,顯示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影響力排序中,仍受限於產業鏈與地緣政治格局。而王、任二人卻從2024年分佔第19、14名上升到10名以內,中國科技領袖的聲量與版圖明顯正在迅速擴張。
王傳福與任正非分別領軍新能源車與通訊設備,不僅掌握龐大的中國內需市場,還積極向海外輸出技術與標準,推動中國在關鍵新興科技領域取得話語權。根據國際品牌估值顧問公司「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發布的《2025年科技品牌100強》報告,中國科技品牌約佔全球科技品牌價值的11%,總價值達3,660億美元。如同品牌金融中國區總經理Scott Chen所說:「這些品牌不僅價值不斷成長,它們也正在塑造我們體驗科技的未來。」
如果說這些中國企業「正在塑造體驗科技的未來」,有鑒於中共與中國籍巨型跨國企業之間綿密且具指導性的政商關係,這也意味著,北京可藉產業在全球的擴張輸出其價值觀與制度模式,將科技體驗、地緣政治與政治意圖緊緊地捆綁在一起......
全文閱讀:
比亞迪過台灣的啟示:「中國製造2025」戰場開打,與自由世界的安全挑戰
🔔關注轉角國際,認識國際新聞🔔
更多精采好文:轉角國際官方網頁
週更深度 Podcast:重磅廣播
日更新聞 Podcast:轉角Daily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