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维的光线尚未抵达
IPFS
对改变有很多执念,但是又害怕改变。无非是盼望好的改变,而惧怕不好的。可是改变本身是个中性词,“危机”我们都看中“危”而忽略“机”。如果在乎好的迎接好的,就像是开窗换气,苍蝇也要进来。
我理解这个道理却无法好好执行于自己的身心之内。当这些问题想得过多,虚无感就会迎面扑来。想来自己仍旧是个胆小鬼,做人几十年仍然是经验薄浅。每一天都当是新一天而过,这可以算是自我鼓励,也可以是苦笑后的不得不,不然呢?人生中从来不会有两天是相同的。老天没那么无聊。
或许要靠一种新的人生哲学,定义重构。这样旧有系统下的某种状态——过于微弱或边缘因此不符合“重构”的定义——也能勉强算是重构。以前我们脑子执着地要看到观察对象变了,才要下个判断。现在,脑子想要自己提前制定规则,在思维的光线还未照射到物体之时,它就要自我质疑,自我更新,靠对观察对象的冥思而让自己焕然一新。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