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之下並無新事:看電影《白日之下》有感
「係屋企人、社會遺棄佢地」
「社署一早知,收到投訴都只會話係個別事件」
「辛苦整完個故仔,班仆街仲喺出面行黎行去」
「唔好以為自己可以改變呢個世界」
看完電影《白日之下》,作為一個確切經歷家人遺棄,再係收容所(NGOs既短期住宿服務)住過幾次既人,各方面都見過下社會底層生活,很多對白和場景都很有共鳴。想起了過往經歷幾件重大事件,至今仍是沉冤未得雪。即使訴諸體制,不論是投訴或是報警,得到的結果和以上對白敘述的情況差不多。一邊聽着電影的對白,一邊喚起當時的不甘心和不忿,喊到成間戲院嘅人都聽到,不知情的朋友還以為我是看電影太投入。
和一般PTSD會因痛苦失去部分記憶不同,過幾多年都好,我記得很仔細,不論是言語和行為。
最深刻是專業人士嚴重疏忽,和其上級(LV1)反映都只會得過且過;到總部(LV2)投訴都只會pass回LV1處理(即使已講明LV1的不妥處理造就PTSD)。最後只是再一次在LV1層級 的一堆偷換概念、轉移話題語言偽術輪迴。到第三方監管層面(LV3),最後只是回覆對方做法或者唔完善,表面證據不足不作進一步處理。
就算受理,一般都從輕發落,大部分都只是口頭警告。
說是有機制、有渠道,那一方都好,最後都係自己監管自己,盡量保護組織和行業名聲。
不論是哪一件事,在尋求公義的路上,頂著口述事件時身體的顫抖,逼自己回到身體本能想逃避的事發地方,最後還是老掉牙的「惡人冇惡報」。(LV2 pass 番落LV1處理時,再一次聽到LV1的聲音仲要個腦好似比刀活生生劏開咁痛,短時間湧番哂傷害者的一言一語,就好似被128GB既I phone突然被1TB既野淹沒咁)
也許,在創傷的混沌思緒中重新建立平穩的內在、邏輯的思路,不會被flash back 的過去畫面拉走,身心重新經歷當時的痛苦;即使遍體鱗傷,在瓦礫堆中爬出後保守正直、善良、追求公義的心,把持仇恨和公道的界線,不被同化做人渣,已經是嬴了。
韓國電影《無聲吶喊》(講述聾啞學校的校長強姦聾啞女孩),結局有句對白:「我哋努力,唔係因為改變世界,而係為咗不被世界改變我們。」
希望短短嘅文字,可以引起一啲思考,究竟對於現實之中好多唔公平嘅社會,點樣嘅處理可以算係一種出路?另外,都希望多啲人明白多啲創傷後壓力症。
希望短短嘅文字,可以引起一啲思考,究竟對於現實之中好多唔公平嘅社會,點樣嘅處理可以算係一種出路?另外,都希望多啲人明白多啲創傷後壓力症。

2023年11月12日發佈於Dcard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