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sacrifice 生贄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互動VR: Human Violins-Prelude (multi-user version) / 再一次提琴聲

sacrifice 生贄
·
·
導演在2021年便已發表《Human Violins-Prelude》,2023年,導演將同一作品修改成多人同時體驗的版本。

沉浸共感度:★★★☆

導演:Ioana Mischie / 伊歐娜米希
製片國:France / 法國,Romania / 羅馬尼亞
類型:互動VR,動畫
年分:2023
片長:30min
IMDb:tt28506298
官方網站:humanviolins.com/

《Human Violins-Prelude》直譯為「人體小提琴-序曲」,全片的虛擬空間以建物建模打造街景與建物,以動作補捉重現人物活動,而用以形塑這些建物及人物的,不是一般的水彩、油彩、粉彩或電腦繪圖色塊,而是一條條細常而糾結的鐵絲。

小提琴是猶太人的象徵。20世紀知名的小提琴演奏家,超過三分之一具有猶太血統。20世紀初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猶太人占據歐洲的中產階層,幾乎所有的猶太人在童年期都會學音樂,而小提琴相較於鋼琴便於攜帶,成為猶太人二戰時期攜帶逃難的家當之一。

鐵絲則是二戰時期猶太人集中營的象徵,所有猶太人集中營都被一圈又一圈的鐵絲網圍牆環繞。

《Human Violins-Prelude》以直白的象徵,委委訴說二戰時期猶太人的苦難經歷。

片中人物與建物皆由鐵絲糾纏構成。(圖片來源:https://www.kff.tw/en/film/content/4581)

當小提琴聲悠揚整座猶太人集中營,原本黑白灰鐵絲建構的虛擬世界,竟然有了色彩,鐵絲上開出彩色花朵。

Flower power,越戰時期由Abbie Hoffman發起的反戰運動,以花朵像徵和平。導演Ioana Mischie將越戰的反戰象徵置入二戰猶太人集中營的故事,表達自身反戰的態度。

故事最終,戴上頭戴式顯示器的欣賞者化身為一把大提琴,手持控制器則化身為琴弓,當欣賞者演奏自己發出樂音,便能讓身邊鐵絲開出花朵,將和平的意念傳向其他角落。

導演在2021年便已發表《Human Violins-Prelude》,表達她對2018年起俄烏戰爭的態度;2023年,導演將2021年同一作品修改成多人同時體驗的版本,再次表達其反戰的信念與決心。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