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我最怕的不是聚會,是聚會後的檢討

克萊兒的小日子
·
·
IPFS
·
人家都說,聚會後的空虛和孤單最讓人難受。但讓我真正難受的是聚會後的「檢討大會」

前夫哥很喜歡找三五好友來家裡聚餐,喝酒聊天、抒發工作的鳥事。

他很喜歡發表意見,我也欣賞著他高談闊論時的發光模樣。
聊天中,我也會分享以前工作的經驗、旅行趣事、生活上的五四三,大家有說有笑,很開心。

但我最怕的,是聚會結束之後。

==========

因為接下來,就是他的「會後檢討」。

「你覺得別人會想聽你以前的工作經驗嗎? 講這些對他們有幫助嗎?」
「你有沒有注意看他們的表情?他們稱讚你,那只是客套話,你還一直講一直講。」
「你知道你最大問題是什麼嗎? 就是很容易自以為是、得意忘形!你要會看場合啊,這都是基本的人情世故。」

他總是用好心提醒的口氣,說著殘忍的話。

==========

我也曾試圖為自己說話、為自己澄清。

他連聽都不想聽,立刻變臉、不耐煩了,
一副「我好心提醒你,你就回一聲 “好,我下次改” 就可以了,還在那邊辯什麼辯!
你果然很不懂應對進退」

然後故意把東西用丟的、大聲開關門、步伐用力,讓整個氣氛變得很不舒服。
用行動告訴我「你真不識好歹」!

==========
我把自己縮小成一個「拋球者」,退到我跟他都覺得 “安全” 的界線
「誒,剛剛Carol說了什麼什麼,你覺得真的是這樣嗎?」
把發話權和舞台都讓給他,我負責笑和鼓掌,當個盡責的捧哏。

他不用怕我講話不懂場合、丟他面子;我也不用時時看他的臉色去確認我做得對不對。

==========

漸漸的,我發現,
即使我沒有發表意見,這些聚會依舊很熱鬧、很愉快,而且結束後不用開檢討會了!
讓我開始相信他說的:真的是我自己多嘴、容易得意忘形、不懂看別人臉色和場合。

但是我內心總是感覺到不對勁,越發覺得這些聚會時的歡樂都好短暫且表面,

我,不快樂。

==========

直到看到「煤氣燈效應(Gaslighting)」,

才驚覺,我最信任的另一半,卻是這樣對待我。

他不是在“好意提醒”,他是在操控。

否定 → 貶低 → 再用動作威嚇。

這一套完整的控制手法,目的只有一個:

讓我閉嘴、服從,並且相信「他的評價」才是真實的。

長久下來,我真的把自己的光藏起來,不被重視,也越來越沒自信。

即使離婚了,十幾年累積的創傷,仍影響著生活的狀態。

==========

如果你也會在說話前擔心著:

「這樣會不會被嫌?」、「他會不會不高興」

那你要小心了!

這不是你不夠好,而是有人透過打壓,讓你自我懷疑、內耗,不敢去挑戰他。

真正的伴侶,不會要求你縮小自己來換取安全感。

愛應該是

「讓你敢做自己,還能被接住」。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克萊兒的小日子曾住在泰國十多年,如今自己帶著兩個小孩回到台灣生活,展開人生新篇章。 工作、學習、生活、感情、財務,一步一步從低谷慢慢爬回來⋯⋯ 歡迎一起參與我的小日子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稅務科普】爸媽留給你的房子,怎樣賣可以繳最少的稅?

這一夜,我重新認識了「女子三溫暖」

2300元,你會住飯店,還是夜宿三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