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引爆長官的地雷吧💣】
「你辛苦了。」
這句話聽起來就稀鬆平常問候對吧?甚至感覺還蠻關懷的。But,倘若這句話是從你的口中,對著你的長官說出口,可能下一秒你就會看到他瞬間變臉... 🤯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職場慘案(或者你也可以當作創作的寓言故事)。👇
有個同事看到長官為了專案忙得焦頭爛額,想上前表達一下敬佩與關心,於是跑過去說:「老大,這個專案幸好有您的英明領導,您真是辛苦了!」
結果長官聽完,只冷冷地回了一句「感謝你對公司的付出」,然後轉身就走,氣氛降到冰點。
這屬實是拍馬屁還拍錯地方,「拍到馬腿上」。後來輾轉得知,原來在那位長官的認知裡,「辛苦了」是上對下慰勞的用語。他可以對員工說,但一個小小的部屬對他說,就變成了「越級」,甚至是一種不尊重,你可以認為這是雙標,不過在職場上很討厭的是,他的確有雙標的本錢。
這就是職場裡無形的「潛規則」。有些真的是陋習,但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orz......
會跟他(發文朋友)說這個故事主要是為了表達一個核心的職場法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給人留面子是最高原則。」(當然純屬個人想法,僅供參考。)
例如你可能覺得自己很仔細、很古道熱腸:
看到班表上不重要資訊寫錯了,想當眾提醒,讓大家看到你的?
看到同事報告裡有個小瑕疵,想在會議上直接提出來彰顯貼心?
先等等!Hold on ✋
若當場指正,對方要嘛很尷尬說不出話;要嘛選擇反駁你的觀點;但大多數應該是會表面上感謝你,不過心裡可能已經默默記上一筆,覺得你讓他當眾出糗。這個「損失」(被記仇的風險)和「收穫」(頂多一句口頭感謝),完全不成正比。但如果你真的很想處理這件事或者指出這件事跟你的工作或利益有關,那當然得說,不過得「私下說」。(先聲明:我知道有例外情況很多種,只是想談談這個情況。)
俗話說:「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不管對方是下屬、同儕還是頂頭上司,遇想指正或建議的事情,我覺得善用私訊,用比較委婉(對方喜歡直接你也可以直接)的語氣提醒。在解決問題同時,也能讓對方感受體貼與尊重。
此外,朋友的回覆當中還有表情符號,這又有得提到溝通風格了。部分年輕一代很喜歡用顏文字或表情符號來表達自己的語氣與想法。
出發點是很好啦,但先別出發。先觀察長官是不是也喜歡。如果他是一個連句號都打得一絲不苟的人,你傳一個「度的度的我了解😙👌」,可能就在無形中踩雷,讓他給你扣上一個不好的印象帽子。
職場除了比誰的專業能力強,更多時候是比誰的「職場情商」高。
學會讀空氣、懂得在對的時機用對的方式說話,才能讓你走得更穩、更遠。
別讓一句無心的話,或是一個自以為是的舉動,變成你職涯路上的絆腳石。
PS:結果這個作者自己才打過幾次工而已還沒完全進入職場就在寫這種職場文真的會有人看嗎?
PS2:不知道封面放什麼就放個前幾天吃的便當吧。
PS3:本文部分由Gemini 2.5Pro協助整理
PS4:感謝觀看。
PS5:我買不起(對我就是為了這個爛哏才湊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