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Vol.3 山止川行
我和T相識於2021年年初。在玉龍雪山下的一個村莊,因為公益活動認識。一開始我覺得他說話很輕,身上有好聞的味道。後來知道他每天起床之後都要再洗一次澡。
他好像是因為我拍的一張小賣部小孩的照片,認為我在紀實攝影上能夠捕捉到很有故事感的畫面。也开始對我的經歷很感興趣。
我們很快陷入曖昧,很快確定關係。又很快通知各自的家長,興高采烈,連小孩的名字都起好了。
疫情期間,一起自駕了許多地方。
在青海茫崖因為出發地發現病例,14天核酸規定,被所有正規酒店禁止住宿。在德令哈的外星人基地,租的兩驅車陷進了沙子了,信號不好,難以聯繫外界。路過的青年人幫助我們抬車,後來是花錢請藍天救援隊的人協助我們脫困。我們請那幾個年輕人吃燒烤,她們和我們分享在新疆控制起重機的工作,高薪但短期。在縣域青年身上看到中國基建的縮影。
因為我的研究,我們在侗族村寨田野了幾個月。一起去市集買雞,住家阿姐炒雞給我們吃。每天在粉店有7塊錢非常好吃的切粉吃。我們和楊老師去了周邊的許多村子,訪談了許多非遺傳承人。看著這個村莊變成5A景區。
在西藏、山東、雲南、內蒙、北京、廣東、廣西、湖南等省市我們都用富士相機和大疆無人機拍攝了許多人文和自然景觀。故事如果繼續發展下去,我們各自沒有太多的經濟負擔,作為兩個自由職業者,也許是非常要好的眷侶。
故事好像哪裡開始不對。
我們對於政治的觀點總是不盡相同,總是因為大事件吵架,尤其是正處疫情期間。我不認可執政黨的作為,尤其是一刀切的官僚作風。寫到這裡有種思維變得模糊,喘不上氣的感覺。當我想用言語去表述,湧上來的好像是一團躁動的情緒。我厭惡自己在政治觀點上不能引經據典滔滔不絕,堅定地陳述。
在做口述史項目中,我知道每一個人都是重要的。並沒有大人物和小人物之分。群體記憶很重要,不同聲音去書寫組成歷史很重要。接受了七年傳媒訓練的我尤其厭惡404。微觀政治落在日常中,仍然會讓我有些悶著一口氣。
我知道你和你的家人都很善良,都很願意支持我去做民間記錄,去攝影,講不同人的故事。
兩年過去了,我仍然覺得你乾淨,也依然覺得我自己難以表述我自己。不說好像就沒有矛盾。但我開始抗拒碰觸。
我們在旅途中依然很契合,對民俗文化、影視人類學有著相似的興趣。樂意花時間和精力去深山老林里和他人相處。我們的母親相處如好友。但一想起要溝通,我內心就很惶恐,不想親近。
到底是為何?我們可以是志同道合的旅伴和要好的朋友,卻不可以是親密伴侶嗎?
山止川行,靜止的保持靜止;流動的扎根,越扎越深。希望我們的關係能夠慢慢如一潭水開始破冰,慢慢流動起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