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書(讀後感)-對自己說的話,記得語帶溫柔
「在記住與遺忘的縫隙中,我們記得很多人,卻常常忘了自己。」
這是本次三日書自由寫的引文。
我很喜歡用文字記錄所有感覺,很享受透過思考、整理,再用文字呈現。一開始的內容可能模糊散亂,不過隨著自我對話的時間變多,就能逐漸建立自己的寫作風格。此外,寫作是安靜又能與自己好好相處的方式,我能過濾腦中複雜的思緒,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最真實的情緒,沒人評價,還能在多年之後回頭翻看,複習當時的模樣,見證自己的成長。
因為平時就有跟自己對話的習慣,寫作對我而言並不困難,但隨著生活型態改變,我跟自己的對話的內容也逐漸改變。過去總會問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呢?」、「試試看吧!」、「沒問題的!」,漸漸變成「萬一 ~ 怎麼辦?」、「運氣會這麼好嗎?放棄吧?」、「我做不到,好害怕」,隨著成長與經驗累積,我對人生的道路日漸小心翼翼、變得不敢冒險,壓抑著好奇心,也設限自己的潛能。
我知道,我的大腦只是在避免我受傷,再幫我避開危險。
只是,那些對自己說的文字,是來自我的不自信與不安感--只要開始思考,那些負面的想法就會蜂擁而來,充斥我的思緒,所有文字被染上焦慮不安的顏色,那些文字傷害力太強,就算對自己說一些加油打氣的話,也看得很勉強。漸漸地,我開始害怕寫作,放棄思考,想讓自己的大腦停止運轉。
停止運轉確實讓自己獲得短暫的平靜,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三個多月。
三個月,不是很長的時間,但也不是短的時間。又換句話說,若停止去做自己非常喜歡的事,那段時間是可以衡量的嗎?
會感覺心裡被空了一塊吧!
起初參加自由寫的活動,只是想把寫作的習慣養回來。
我想,如果是透過每次活動給出的題目,並用文字回應,應該能再次建立與自己對話的連結。是的,在重新滋養寫作習慣的過程中,這些題目賦予了「我跟內心的我」新的話題。
我開始想嘗試新的習慣--對自己溫柔一些、有信心一些。
「寫給自己的情書」,並不是反覆強調「我很棒」、「我愛自己」,而是去發現,那一次次受挫、害怕、膽怯,所有「不夠好」的自己。發現之後,再對那樣的自己說--
「嘿,我知道你還有好多不確定的事,我知道你不想再經歷一次那些辛苦,但別忘了,我們經過那些,也走過了,此時此刻,我們不就在彼此身邊嗎?」
在生活中,我時常被說是「體貼」、「照顧他人」、「溫柔又溫暖」的人,這些從身邊的人獲得的回應,我很喜歡也很感謝。然而,我卻在有時候感到寂寞,因為我並沒有這樣對待自己。
我給許多人溫暖,但卻沒有同等地滋養我。於是,面臨挑戰與挫折時,我沒敢相信自己做得到。
「在記住與遺忘的縫隙中,我們記得很多人,卻常常忘了自己。」
我記得所有經歷過的挫折與低谷,卻遺忘過去單純因為做了某件自己喜歡的事,便認為一天完整的自己、遺忘了即便面對許多挫折與不確定,還是努力生存在世界上的自己。
我想繼續溫柔地對待這個世界與身邊我所愛的人,而這次,我會記得把溫柔的話語,為自己多留一點。
。···。···。···。···。···。···。···。···。···。
我是Lior,這裡是Hiraeth World,能夠分享任何聲音的地方,
若對我的文字有所感受,歡迎留言與我討論。
希望我的文字,能在快節奏的生活裡,找到一絲喘息之地。
若喜歡我的文字,也歡迎來Instagram找我↓
hiraethworld__freetoth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