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行光者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三問日記,價值觀與選擇的交叉口

行光者
·
·

今天,我做的哪個選擇是出於「我自己」的價值觀?

我一直認為付出比收穫更重要,給予的人會更快樂。

今天晚上七點,我召集了四、五位學生一同來團體訓練,是不需要付費的,只要隸屬於工作室的學生都可以參加。

這個課表大概一週會重新設計過一次,目前已經持續將近一個月左右。

當初會舉辦這個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明年的比賽做體能準備,加上我認為一個學生進步快速與否,在於能不能將運動融入生活當中。

以他們上課的頻率來說,進步是有限的,於是,為了促進他們的體能成長,加上社群連結感讓學生的黏著度更高,我與同事討論後決定規劃這項活動。

用免費的方式給予是我個人的想法,正所謂「施比受更有福」,我確實在給予的過程更快樂。

團體訓練就是有這種魔力,能夠將痛苦的課表與同伴一同完成是一種成就感與滿足感交織而成。

不僅能夠增加同伴情誼,也會減少獨自忍受痛苦訓練的感覺。

所以,今日的團練就是我個人信念的體現,我也從學生的熱情參與得到了滿足感,是一個共贏的局面。

今天有沒有哪個時刻,我做的事跟我的信念相反?為什麼?

因為安排課程的規劃,今天有一整個早上的空閒時間,我原本想著是不是要讀書或是上線上課程進修,又或是打文章,我的信念提醒我,有額外空閒時間應該要持續精進,不能懈怠。

但是,我選擇了讓自己放鬆。

今天早上決定給自己一段休息時間,選了一部好電影,坐下來好好享受。

如果我只能保留三個信念活下去,我會選哪三個?

我請 GPT 幫我列舉了三十個信念,我會從中挑選其中三個,並說明為什麼。

以下是這 30 個信念以及種類。

關於自我成長

  1. 每天進步一點點,累積終將巨大。

  2. 學習是一輩子的旅程,而非短期任務。

  3. 錯誤是成長的起點,而非失敗的證明。

  4. 勇敢面對未知,才有可能發現新的可能性。

  5. 與其等待完美,不如先行動起來。

關於人際關係

  1. 真誠比取悅他人更重要。

  2. 與善良的人同行,人生路會更穩定。

  3. 傾聽比說話更重要。

  4. 每個人都在與自己看不見的困難奮鬥,要保持善意。

  5. 好的人脈是互相成就,而非利用。

關於逆境與困難

  1. 痛苦中蘊含著轉變的種子。

  2. 危機之中往往藏有機會。

  3. 先處理好自己的心態,再處理事情。

  4. 不被一時的情緒決定一生的選擇。

  5. 堅持到最後一刻,才算真的輸贏。

關於價值與選擇

  1. 誠信是人生最重要的資產。

  2. 選擇你真正重視的事,而非社會期待的事。

  3. 金錢重要,但不該成為唯一的價值判準。

  4. 真正的自由來自內心,而非外在條件。

  5. 珍惜時間,因為它無法倒流。

關於快樂與幸福

  1. 簡單的生活才能讓幸福更純粹。

  2. 快樂往往來自付出,而非索取。

  3. 感恩是幸福的催化劑。

  4. 幸福是一種選擇,而非結果。

  5. 活在當下比過度焦慮未來更重要。

關於使命與意義

  1. 找到自己的熱情,並為之努力。

  2. 人生的意義是自己賦予的,不是別人定義的。

  3. 幫助他人,是讓生命更有厚度的方法。

  4. 與世界留下些微正向影響,是值得追求的成就。

  5. 做一個持續學習、持續轉化的人。

我會選擇以下三個信念

每天進步一點點,累積終將巨大。
活在當下比過度焦慮未來更重要。
好的人脈是互相成就,而非利用。

今天只要比昨天的自己更進步一點點就好,這是一種長期思維,我認為培養長期思維才能夠真正的專注,專注在當下最重要的事,排除掉那些干擾你執行重要的事的資訊。

未來太遠太焦慮,再怎麼樣臆測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在那個時刻到來之前,都不會真正知道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所以,我們只要知道每天所做的、所累積的,在未來有可能達成那宏大的目標就足夠了。

好的人脈應該是雙方都要嘗試創造「共贏」的局面,這個很難,但也需要費心去執行,因為人脈的累積也與未來的成功有相關。

若是雙方都願意成就對方,人生不往上走的可能性我實在想不到。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選這三個的原因,因為他們能夠相輔相成,而且都是先利己在利他。

人要先把自己的生活顧好,才也能力照顧好身邊所愛的人。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