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角力下的日本原爆和平紀念儀式:首次受邀列席的台灣,如何思考自身角色?

作者:張郁婕
▌接續上篇:〈賓客名單的難題:烏俄、以哈衝突下,廣島原爆和平紀念儀式「雙標」風波〉
2024年廣島原爆和平紀念儀式(下稱和平式典)當天(2024/8/6)電視直播曾發生一段插曲。當廣島縣知事湯崎英彥致詞談到:「直到現在我們依舊能看到世界上發生戰爭」時,NHK的鏡頭直接切到台下的以色列駐日大使柯恩(Gilad Cohen),時間長達39秒。
雖然湯崎英彥這段發言主要針對俄羅斯,因為後面提到「打造聯合國、理應守護世界秩序的大國,公然違法國際法規,試圖以侵略和武力改變現狀」,但當時坐在台下的武力紛爭當事國只有以色列,以色列就成了遭到廣島縣知事口中那個「在現代戰爭中利用槍炮或是飛彈攻擊男女老少」、「踐踏弱小的強者」。
而長崎在廣島和平式典陷入「雙重標準」的風波之後,依舊決定不邀請以色列代表出席,遭到七大工業國(G7)盟友及歐盟聯合抵制,英、美、法、德、義、加國及歐盟駐日大使,全部拒絕出席長崎的和平式典,只派層級較低的領事代表獻花。時任美國駐日大使的易曼紐(Rahm Emanuel)、英國駐日大使朗博頓(Julia Longbottom)和以色列駐日本大使柯恩則選在同一天(2024/8/9)出席東京增上寺舉辦的長崎原爆殉難者追悼會,就是要給長崎市政府臉色看。
▌「雙重標準」的到底是誰?
長崎市拒邀以色列的作法,雖然演變成日本之外的G7工業國和歐盟連署發函抗議,甚至與以色列同進退、拒絕出席的局面,但卻獲得日本民眾支持。長崎市收到了約4千封陳情,當中2千多封日文內容,多半都是支持長崎市政府的決定,另外1,500封英文內容則以抗議居多。與之相對,廣島市則收到約3,200封民眾陳情,絕大多數都是批判廣島市邀請以色列大使出席。
或許廣島市民的抵制,有一定道理。畢竟柯恩在這之後,依舊不斷強調以色列報復式攻擊加薩是在「行使自衛權」;美、英等和以色列同進退駐日外交官們,則強調大使拒絕出席長崎和平式典的原因,是因為無法接受長崎對以色列採取「和侵略(烏克蘭)的俄羅斯相同措施」,無視以色列報復式反擊加薩的程度,早已超越「自衛」的範疇。
美國似乎也遺忘了身為加害者的自覺——在日本投下原子彈的國家正是美國。今天美國駐日大使選擇拒絕出席長崎的和平式典,是因為以色列未受邀。難道以色列不能被排除在外的重要性,遠比美國投下原子彈、進行無差別攻擊的戰爭責任還重要?
時任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的米勒(Matthew Miller)在記者會上被追問到這題時重申,長崎的和平式典不該只有不邀請特定國家,強調邀請以色列大使的重要性,並談到易曼紐出席了廣島的和平式典,已經能展現美國對日本的敬意。但米勒似乎沒有注意到,廣島和長崎在烏俄戰爭開打之後,就沒有邀請俄羅斯和白羅斯出席,西方國家對此沒有意見,現在卻只在乎以色列未受邀,豈非「雙重標準」?
全文閱讀:
大國角力下的日本原爆和平紀念儀式:首次受邀列席的台灣,如何思考自身角色?
🔔關注轉角國際,認識國際新聞🔔
更多精采好文:轉角國際官方網頁
週更深度 Podcast:重磅廣播
日更新聞 Podcast:轉角Daily Podcast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