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重视干预女童早婚早育,加强防治女童性剥削|“女童”篇
今年是北京世妇会三十周年,会上发布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明确了十二大重点关切领域,至今还引领着全球妇女事业的发展,号召各国政府履行推动性别平等的职责。
作为一群关心公民参与和政府问责的女权主义者,我们在共学的基础上,搜集公开文献、资料、数据,尝试对中国践行《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的实际状况做出有限的民间评估,由此汇集成了一份“北京+30”民间报告草案,其中必然有遗漏、欠缺、不足之处,希望能抛砖引玉,征集更多网友的意见建议。
欢迎参加问卷互动,投票选出你最关心的领域,留下你对民间报告章节的评论或补充意见,或者对《行动纲领》的读后感。参与截止期为10月底。
我们将在报告修改时吸纳或以其他方式呈现这些投稿。对于积极参与或有贡献的网友,我们会在报告定稿中致谢,并寄送书籍等小礼品。
以下是我们的第五篇推送,聚焦于“女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定义,儿童指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甚至在出生前,女童便深受重男轻女及性别成规定型等观念的歧视,成长阶段也始终面临各种性别暴力风险,从而影响到她们受教育和发展的机会。性别平等之路,势必从女童开始。
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偏高并持续上升,从1982年的108.5上升至2004年的最高值121.28,2005年回落至118.6,此后持续下降至2020年的111.3。由于出生性别比长期失衡,全国0–17岁儿童性别比从1982年的106.2持续上升至2015年的118.2,2020年降至113.8。
中国早在1993年、2004年和2006年就已经分别提前实现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相关目标,即孕产妇死亡率降至7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25‰、新生儿死亡率降至12‰。2023年,中国孕产妇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和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 15.1/10 万、4.5‰ 和 6.2‰。
各个阶段教育水平性别差距缩小。学前教育阶段,2024年全国在园幼儿中女童占比为47.3%;小学学龄女童净入学率过去5年保持在99.9%以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在校生中女生占比分别为46.98%和49.3%。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自1989年开展的“春蕾计划”公益计划,至2024年底共投入34.41亿人民币,为436万人次女童提供了助学帮扶,为生于贫困家庭的女童赋能。
《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提出,“适龄儿童普遍接受性教育,儿童性教育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2020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首次将“性教育”写入法律。 中国性学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等行业协会与学术机构通过出版指导纲要等方式推动各地的青少年性教育。中国民间力量也在推动儿童全面性教育上起到了重大作用,比如由多家公益机构联合发起的“你我伙伴性教育支持平台”,出版了多本性教育教材。
对女童的法律保护和制度体系逐步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要求学校建立防治学生欺凌以及性侵害、性骚扰的制度,为儿童防性侵实务提供重要指导和法律支撑,还添加了“网络保护”章节,禁止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性侵、网络欺凌等行为。国家反拐行动计划(2021-2030年)明确提出,对利用网络对儿童实施“隔空猥亵”或者制作、贩卖、传播儿童淫秽物品等犯罪,坚决依法惩处。“女童保护”等社会组织积极开展预防性侵害、性骚扰等公益项目,截至 2023 年底,在全国 31 个省(区、市)开课,覆盖家长和儿童, 同时开展“一校一讲师”计划,培训儿童防性侵讲师 7758 人。
2015 年,刑法中的“嫖宿幼女罪”被正式废除,明确规定“与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发生性关系的,均以强奸罪论处”;2017年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强迫幼女卖淫属于强迫卖淫罪的“情节严重”情形,罪犯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2019年废止“收容教育”制度,公安机关不得再以“卖淫嫖娼”为由将未成年女性收容教育。这些司法改革纠正了长期以来将对女童的性剥削掩盖为特殊的卖淫嫖娼行为的制度性歧视。
一、女童生存与健康
尽管有所转好,中国仍是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且区域差异较大。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海南、江西、福建等省区出生性别比超过118,属于严重失衡。分孩次出生性别比表明,2020年“二胎”出生性别比已经回落至正常区间,第一孩出生性别比偏高(113.2),而第三孩的性别比则严重失衡(132.2)。
妇幼保健方面的部分重要数据缺少性别指标,如儿童低体重率、儿童生长迟缓、儿童系统管理率与健康管理率等。
中国学校性教育的实际开展情况仍不如人意,主要面临开始时间较晚、内容不全面、没有独立设课、缺乏专业师资等问题。报告显示,34.76%的学生及47.53%的教师报告称其所在学校并未开展性教育;而性教育在学校中最常见的开展形式是学科融合式课程,报告学校单独开设性教育课程的教师仅占据8.67%。性教育课程内容集中在生殖健康与身体发育领域,而对性别刻板印象、性倾向、性愉悦等内容则较少提及。高中学生对学校性教育的急迫感最强,但对开展情况的不满程度较高,选择“不好”与“很不好”的比例超过50%。
二、女童教育
中国学前、义务和高等教育阶段整体性别差距日益缩小,但残障女童教育不平等差距巨大。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学校女性占比均较少,总人数占比仅为35.89%。上海有人公益基金会2022年针对残障女性的调查报告显示,33%残障女性曾被劝说不需要继续读书;残障女性自身的教育期望显著高于她们的实际教育水平。
2022年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中第十八条明确提出,要“保证贫困、残疾和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完成义务教育。” 然而,关于特殊教育的政策或制度鲜有性别视角,难以关照到残障女童这一脆弱人群。
此外,缺少政策性与系统性的性别平等教育课程及评价指标。家庭作为促进性别平等与女童发展的重要场景也常被忽视,较少看到系统的明确支持家庭性别平等并惠及女童的计划方案或行动。
缺少全国统计数据,具体衡量STEM教育在学前与义务教育阶段的性别差异。中国女童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科学与数学教育的机会总体与男童相当,但在 STEM (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相关的课外活动、兴趣培养及未来职业意向上仍存在性别差异。(具体见“妇女的教育”一章分析)
三、女童安全与社会保障
女童早婚早育问题不容忽视。2020年,全国15–19岁青少年人口结婚率为0.7%,其中女性青少年结婚率为1.1%,对应人口约38万人;男性青少年结婚率仅0.3%,对应规模约12万人。相比于城镇青少年及农村男性青少年而言,农村女性青少年结婚率最高,为2.1%,较2000年的1.7%有所增长。此外,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15-19岁女性生育率,全国平均水平是6.07‰,高出六普的5.93‰;其中乡村女孩生育率高达12.51‰(六普是9.38‰)。考虑到我国人口基数,少女妈妈是一个不小的人群。
针对女童的暴力仍旧大规模发生。2018—2022年,检察机关共起诉强奸、猥亵儿童等性侵未成年人犯罪13.1万人,此类犯罪已成侵害未成年人最突出犯罪。 据“女童保护”分析,2013年至2023年,媒体报道的儿童性侵案中受害者约90%为女童,网络性侵儿童案例呈高发态势、受害者呈低龄化趋势等。自2018年发布指导性案例至2022年9月,检察机关起诉利用网络“隔空猥亵”未成年人犯罪达1130人。近五年来,河南郑州、江西九江、湖南新化、湖南邵东、山东莱西等地均曾曝光强迫幼女卖淫案。针对被性剥削、流动或无家可归少女的预防、救助、康复、心理支持机制仍然不足。
此外,国家性别统计中,往往将拐卖妇女儿童案件数并列,即使有单列拐卖儿童案件(如公安机关破获案件数)也没有分性别统计,无法得知拐卖女童的发生率。
通过生育政策与公共倡导改变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
通过政策与观念改善减少女性童婚与早婚。
在国家数据统计中完善分性别数据收集和公布。在妇幼健康、儿童发展、拐卖案件等数据统计时注重纳入性别视角。
推行全面性教育,特别是其中有关性别刻板印象与性别平等的内容。需要在相关政策中更明确地提出“性教育”的概念,并通过明确课程设置、培训师资力量、提倡家校合作等途径,以加强性教育的落实。加强促进家庭性别平等的教育、倡导和行动。
推广融合教育,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实现特殊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从而促进残障儿童及青少年更好融入社会生活;在特殊教育中纳入性别视角,特别关注残障女童的教育公平与健康发展,制定系统性衡量特殊教育公平的数据指标。
推行科技赋能女童的项目与政策。
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的风险识别和干预,降低女童性剥削风险;加强对受害女童的康复与安置,设立帮助重返学校的支持计划。
[1]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处, 联合国人口基金和国务院。2020年数据为第七次人口普查最新数据。
[2]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暨〈北京宣言〉与〈行动纲领〉通过三十周年:国家级综合审查报告》, 2024年,14页:www.unwomen.org/site...
[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中国推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实践与成就》2025年9月:www.gov.cn/zhengce/2...
[4]同2,10页。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条明确提出:“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遭受性侵害、性骚扰的未成年人,学校、幼儿园应当及时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 www.gov.cn/xinwen/20...
[6] 同2,61页。
[7]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处, 联合国人口基金和国务院, 《2020 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 2023年, 5页。www.unicef.cn/report...
[8] 刘文利, 李佳洋和李依洋, 《中国学校性教育状况分析报告》, 收入 中国儿童发展报告, 著 苑立新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3), 36–65.
[9] 教育部, 《特殊教育学校基本情况》, 见于 2024年11月3日, www.moe.gov.cn/jyb_s...
[10] 上海有人公益基金会, 《残障女性发展状况报告(2022)》, 2022年, www.canku.org.cn/upl...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2022年, www.gov.cn/guoqing/2...
[12] 同7,18页。
[13] 人民网,《明确定罪处罚 斩断性侵未成年人的“黑手”》:app.people.cn/h5/det...
[14] 女童保护, 《中国儿童防性侵十年观察(2013-2023)——“女童保护”民间视角》, 2023年, www.all-in-one.org.c...
[15] 正面连接,《从家中偷走一个11岁女孩》:mp.weixin.qq.com/s/Z...
[16] 2022年九江幼女被迫卖淫案:www.baike.com/wikiid...
[17] 澎湃新闻,《13岁女孩遭强迫卖淫,3名公职人员被判刑》:www.guancha.cn/polit...
[18] 澎湃新闻,《湖南邵东一恶势力团伙强迫、引诱幼女卖淫,涉案5人被判刑》:www.thepaper.cn/news...
[19] 大众报业·半岛网,《未成年女儿被亲生父亲和继母强迫卖淫,山东莱西夫妻获刑七年》:www.thepaper.cn/news...
【预告】下一期的推送主题是“教育与培训”,敬请期待!
期待你参与互动,帮助我们将文章转发给更多人!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