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怎樣的老年生活?

▍不一定要活得久,但要活得有尊嚴
最近看一本書《凝視死亡》在談論衰老與死亡,還滿有感觸的。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的病痛慢慢浮現,身體機能也逐漸下滑,難免會感到沮喪。如果又有財務上的困難,就會感到更恐慌,處處都要依靠別人,也就是所謂的「下流老人」。我們該如何避免這件事?我們的下半輩子,要如何活得有尊嚴?
今天就來看看,台灣老年人都過怎樣的生活?他們是依靠政府的長照來生活?還是依靠子女來生活?而多數老人的經濟來源又是什麼?藉由這些數據,提早規劃我們的退休生活,讓我們能抬頭挺胸的過下半輩子。
▍你有想過,會活到幾歲嗎?
依照台灣的衛福部統計,台灣男性平均餘命為 76.9 歲,女性為 83.7 歲。所以在規劃下半生的事情時,至少要準備到這樣的歲數,最好是能準備到超過 100 歲,以防你身體太健康。

▍幾歲開始,就無法自理生活?
依照統計,75 歲以上的人,有 24% 需要協助日常生活(洗澡、穿脫衣、上廁所等等),有 36% 的人需要協助家務(煮飯、打掃、外出等等)。這時就需要有家人、朋友的協助,或是長照機構的幫忙。


▍若沒家人,誰來照顧你?
現在的老年人,有超過 60% 是由家人照顧,但在少子化的將來,會由誰來照顧?是朋友或鄰居?還是長照機構的看護?

▍女兒跟兒子,誰比較貼心?
針對不同住的子女,最常來探望的是單身女兒,再來是已婚且有小孩的兒子。比較意外的是,已婚且有小孩的女兒,反而較沒辦法來探望。

▍早點培養休閒嗜好吧!
現在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有 50% 的主要休閒嗜好是「看電視」。這算是給我們一個警訊,及早培養休閒嗜好,並維持到退休以後,才不會變成 Couch potato。

▍除了政府年金,最好要有自己的儲蓄與投資。
根據統計,現在老年人的主要經濟來源,為「子女的奉養、勞工退休金、軍公教年金」等等。但依靠子女或政府年金,能有多少的生活費能用?大概只能維持基本的生活。所以我強烈建議要及早儲蓄與投資,存一筆自己的退休金,這樣才有餘裕能應對任何情況,心情上也比較安定。

▍長照機構與居家看護,是很貴的 ……..
當身體機能衰退,無法自理生活時,就需要長照機構與看護的協助,但這些服務是很貴的,金額約為每月3萬台幣。當然政府會有長照補助,但畢竟有條件限制,未來政府財政能否負擔也很難說,所以最好能自行準備這些花費。

▍你老了之後要住哪?
現在的房價越來越貴,多數人已經買不起房,只能選擇租房子。但當你垂垂老矣之時,還有多少房東願意租給你?依照統計約有 23% 左右的老年人會遇到租屋困難。關於這點真的很難解決,除非你有存到一筆大金額的退休金,可以在郊區買房,或是住養老院,再不然就是拉高租金去承租房子,不然真的會陷入困境,人生好難!

▍善用長照補助減輕負擔
我這次在收集資料時,發現台灣的長照補助金額滿高的,能減輕很多負擔。實際的相關規定可以去查「長照 2.0」,看看你或你的家人能否申請,而且除了金錢補助,也有一些社區關懷之類的區域性資源。

▍題外話:長照產業的困境
台灣漸漸走向超高齡化,長照需求與日俱增。但如果觀察長照產業員工年齡,會發現平均年齡持續上升,至少都超過 40 歲。再過幾年,會不會變成 50 歲員工照顧 70 歲客戶的情況,雙方都辛苦。
除此之外,在不同類型的長照機構,員工年資都很短,代表流動性很高。但我認為看護是需要經驗的,例如扶行動不便的老人站起來不能硬拉,要有一個技巧讓雙方避免受傷。期待長照產業能有更好的發展,讓我在需要用到這些服務時,能夠安心。


▍結論:早點準備,早點規劃。
台灣生育率是世界墊底,邁入超高齡化社會的速度相當快,未來長照需求會越來越多,但年輕勞動力卻越來越少,這是很嚴重的結構性問題,老年人可能無人照顧。再過二、三十年,若新世代的長照產業例如看護機器人、遠端醫療等等,沒有長足的發展,那就會很辛苦,大家只能花錢競爭這些長照服務。
所以在自己還有能力與時間時,多做些準備吧!我自己在做的規劃有幾個方面:
財務規劃:
退休後是沒有收入的,但要花錢生活、醫療、長照、租屋,所以要準備足夠的錢來退休。
我有很長期的儲蓄與投資計劃,確保我退休時能過上高品質的生活。每月存 25% 以上的薪水,並且定期定額投入台美股的大盤 ETF。當然,我大部分資產還是在加密貨幣,但這是特殊操作,建議各位還是以股票以債券為主。
運動習慣:
老年最怕生活無法自理,如果穿衣、洗澡、吃飯都要靠別人,這樣生活起來壓力會很大。
我每週都持續在做重量訓練以及球類運動,並且在坐姿、搬重物時都會注意身體姿勢,避免受傷。運動分為「無氧運動」與「有氧運動」,最好兩者都要有,但有時運動較辛苦無法持續,我的建議是多了解一些運動相關知識,然後從中挑選「最輕鬆」的運動開始持續做,只要維持得夠久,自然會越學越多,升級為高強度運動。不建議一開始就做高強度運動,這很難持續下去,畢竟人的毅力是很脆弱的。
飲食健康:
現代人有很多心血管疾病,導致身體不舒服,這和吃有很大的關係。
我平常的飲食是以「原型食物」為主,而且調味方式是以「水煮」為主。原型食物的好處是熱量很低,不像蛋糕、漢堡這種超級加工食品,隨便吃兩口就熱量爆表。許多人覺得清淡飲食很困難,但我能改變成這樣,是因為學習很多健康飲食的知識,自然而然對重口味的食物與加工食品產生排斥,最後就變成一種生活態度。許多人飲食難以調整是因為要外食,但自己做些簡單料理並不難。甚至在租屋套房這樣的小空間,用「快煮鍋」就能做出很多變化,重點是有沒有花心思去學習。
希望各位能早日為你的老年生活做規劃,讓你安穩的度過下半生!
▍活動預告:好書導讀《凝視死亡》
今天文章分享了一些簡單的數據。關於老年生活的更多討論,例如住家裡好還是住安養院好?安寧醫療又是什麼?老人醫學與平常醫學有何差別?這些內容就留到 8/2(六) 20:00 的馬特夜話,來為各位導讀《凝視死亡》這本書的觀點,以及我看完之後如何面對我的下半生。
歡迎各位參加,到時候是在 Google 會議室上舉行:meet.google.com/fwj-...

▍參考資料
衛福部統計處:dep.mohw.gov.tw/DOS/...
智齡數據報告:jubo-health.com/wp-c...3.12.pdf
長照 2.0:care.tycg.gov.tw/cp....
養老院花費:bank.sinopac.com/sin...
子女探望研究:research.sinica.edu....
婦女生活調查:www.mohw.gov.tw/dl-6...
▍推薦追蹤:更多歐文的分享
「歐文笑長」Matters:matters.town/@owenlo...
「歐文笑長」TG 頻道:t.me/+hYuSxjeD_I82OT...
「馬特夜話」TG 群組:t.me/+x8Xia5dbyWE5Nj...
「Matters」Web3 週報:web3matters.substack...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