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長週記 20251019|十大傑出青年

苑裡鎮長劉育育
·
·
IPFS
·
這週,我收到許多朋友和鎮民向我道喜,說恭喜獲選為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今年的「十大傑出青年」。對我而言,這份榮耀,以及苑裡鄉親與長輩好友們的喜悅,讓我心中有許多感動與感謝。

大家好,我是苑裡鎮長劉育育。

這週,我收到許多朋友和鎮民向我道喜,說恭喜獲選為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今年的「十大傑出青年」。對我而言,這份榮耀,以及苑裡鄉親與長輩好友們的喜悅,讓我心中有許多感動與感謝。

首先,我想要把這份得來不易的光榮,送給我的故鄉,苑裡;當然,也屬於養育我們所有人的搖籃,台灣。

十大傑出青年,被形容為「青年楷模的最高榮耀」,今年能夠以「苑裡青年」,乃至「苑裡青年鎮長」的身分,獲得這樣的肯定,我個人覺得,是意義非凡。毫無疑問地,我如果有堪稱「傑出」的地方,都是來自於我在苑裡的實踐,而這些實踐,從來就不是一個人所能完成,它必須是集合眾人之力,才能有的成果。因此,我說要把這個獎送給苑裡、送給支持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的台灣,是實質名歸。

許多鎮民朋友也告訴我,看到家鄉有人入選「十大傑出青年」,覺得與有榮焉。也有人告訴我,我能以「苑裡鎮第一位年輕女性鎮長」的身分獲獎,可以激勵年輕女性參政,讓她們更有信心前進。這更讓我相信:十大傑出青年這個獎項,不僅僅是我個人的經歷,也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代表地方政治有可能在慢慢改變,有更多元的聲音能被看見、被傾聽。

誠如我之前跟大家說過的,我出生在苑裡的藍領家庭,家境並不寬裕。我爸爸是木工,媽媽在家照顧三個孩子。在我們三姊妹尚未完全成年時,父母便相繼離世,是外婆、阿姨和社區的長輩們接力照顧我們三姐妹,讓我們能繼續生活、完成學業。這些經歷,讓我學會用有限的資源創造可能,也讓我相信,一個社會若有足夠的愛與支持系統,就可以接住每一個遇到困境的孩子。

而如今,這樣的孩子,也可以當選鎮長、獲頒十大傑出青年。如果穿越時空,回去告訴18歲即將離鄉到台北讀書、看起來樸素又平凡的劉育育,「妳未來會獲選十大傑出青年耶!」我一定不會相信。我希望,這樣的故事,可以激勵更多現在仍在努力的孩子。我想告訴他們:你可以的,生命的黑夜終會過去,現在受的苦與流的淚水,必定會成為未來的養分,讓你開出獨一無二的花朵。

這樣的信念,讓我在從政後,選擇堅持一個方向:支持我們的孩子、扶持我們的長輩。過去幾年,我們在苑裡推動許多世代共融的政策:從「兒童參與式預算」到各種不一樣的「敬老計畫」,都是希望讓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人都能在公共空間裡被看見,一起成為彼此的支柱。

這些事情並不顯眼,「到底有什麼用」也不是一時三刻可以看見。但我會堅持下去,正是因為我明白,世代之間彼此支持的力量,對於我們苑裡、尤其是相對弱勢家庭的孩子,有多麼重要。

這次得獎後,我收到最多的留言是「我們苑裡人真驕傲」。我想,這句話背後不是在談鎮長個人,而是表達一種被看見的感覺。看見我們苑裡的名字能再次出現在全國舞台上,對地方而言就是一種鼓舞。

我一直相信,地方的進步從來不是靠一個人完成,而是靠許多人一起努力。這個獎項若有任何意義,那就是讓外界知道,苑裡有一群人在為這塊土地默默打拚。

最後,想藉這個機會,感謝所有曾經幫助過我的人,也感謝這段時間對我和鎮公所工作的支持與提醒。希望未來,不論在鎮公所還是在每個角落,我們都能繼續以行動讓這座小鎮更好、更傑出。

再次謝謝每一個傳來祝賀的長輩、好友。讓我們帶著這份光榮感繼續前進,為苑裡、為台灣養育出更多傑出的青年--更多能擔起公共責任、扶老攜幼的好青年。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已推荐到频道:旅・居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