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是慢燉湯,短篇是速食麵
回首一看,發現Matters快1個月沒更新文章。平常會趁上班時間加減寫文章,但最近有同事離職,隨著急件和需專心和花時間的研究變多,能抽空的時間變得相對零碎很多。因此,這段時間轉而開始經營脆(Threads)、Youtube頻道,還有學習生成式AI創作。

脆的特色是發文後幾分鐘到幾小時是黃金期,演算法會決定是否推給更多人;熱度集中且短暫,過幾天幾乎沒人再看到;容易爆紅,但內容生命周期短。換言之,能夠在短時間內讓一群關心類似議題或有共同興趣的人,短時間內產生交集,至於未來是否進一步互動則取決於是否追蹤。關注者可能是一次性流量,不一定會長期追蹤。相比在Matters寫文章累積長期追蹤者,個人認為脆比較像速食麵,符合想要立即得到關注的受眾。

另一方面,最近也透過AI平台來創作曲子和發布在Youtube的頻道。這段時間的觀察是Youtube的曝光度蠻公平的,似乎會根據你的影片主題放到類似主題的推薦影片欄位。以觀看次數和有人點讚和留言還是蠻有成就感。有機會再來研究,其他頻道主是怎麼製作那種靜態圖片微動與上字幕的方法。不然,只有一個預覽圖對觀眾來講還是有點單調。
目前創作了31首歌,感想是AI作曲充滿隨機性,想要出現符合自己希望的曲風還是有點落差。如果自己懂音樂肯定能做得更好,但是對於不具備相關專業的人來說,創作一首的門檻真的降低很多。不過,門檻降低和聽眾是否買單就是另一回事。


最後,上個月底,我終於下定決心換掉用了六年的舊電腦,入手了一台 ROG Strix SCAR 18 (2025) G835,搭配頂級的 RTX 5080 顯示卡。
這次換機或許是心境的轉變吧。畢竟人生在世,若以平均五年換一次電腦的頻率計算,這輩子大概也只會換十台左右。我認為,趁著主動收入還不錯的時候,應該好好犒賞自己,享受當下最好的科技體驗。
從折舊角度來看,雖然單次花費較高,但考量到使用頻率和硬體壽命,平均每個月的花費其實也只相當於新台幣 1,300 到 1,400 元。 實際使用兩週後,我對它的效能提升感到非常驚豔。目前市面上所有遊戲都能在最高畫質設定下流暢運行。這種「物有所值」的感覺,就像去年換了 iPhone 16 Pro 一樣。由於這台電腦幾乎是我每天都會長時間使用的工具,我認為這筆投資非常值得,因為它讓我每天都能享受到頂尖的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