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主觀的感受 我們能活更「久」

Clooney
·
·
IPFS
·
第739天讀後感,在21世紀相信並沒有人認為時間是客觀的存在, 畢竟在愛因斯坦已經發現相對論超過一個世紀, 所以當我們能主觀的把時間變得更有意義, 就能夠活得更久, 當別人活了一百年, 對於你來說可能只是五十年時間。

在現今21世紀相信並沒有人認為時間是客觀的存在, 畢竟在愛因斯坦已經發現相對論超過一個世紀, 當我們能「主動」的把時間變得更有意義, 就能夠活得更久, 當別人活了一百年, 對於你來說可能只是五十年時間。

這個說法可能讓一些讀者覺得十分奇怪, 奇異。
畢竟我們普遍都會用年份, 歲數這些「客觀」數字去說明我們過了多久的「時間」, 不論是在身體基能上, 也是會依循這個規則而走。
但這個說法對於我來說並不客觀的, 正如上述所說 「時間並不是客觀的存在。」
而新一代的, 我們應該把重點投放在體驗和回憶身上。

有不少老年人會覺得時間總是過得很快, 但小孩就相反認為時間總是過得很慢, 原因在於身體對時間的判斷是主觀性的, 我們很常聽到, 老年人的一年時間, 可能只佔他的人生 60分之一, 而小孩的一年可能已經是佔他的感受是10分一, 5分一, 甚至是2分一, 自然就更偏向「活在當下」。 因為他們不知道「長期」, 當然還有是腦部未完全發育完成的結果。
因此, 我們要讓時間變慢的第一步, 就是要不斷接觸新鮮事, 不論是科技, 旅行, 工作, 也能夠用不同的方式去輸出, 去見識, 去理解, 當我們腦部, 生活, 每天接觸的事和物, 不是日復日不斷重複的時候, 就會有更易造成的回憶累積點, 就像「小孩般的生活」。
不是單純的鬧鐘起床, 通勤, 上班, 午飯, 下班, 回家打遊戲, 睡覺, 這樣的話, 相信你會覺得時間總是很快就過去, 你也很快就老去。
因此, 人生最重要的事 就是要讓你比別人主觀感覺上活得更久, 因為沒有人最後可以把東西是帶離這個世界, 但你有一段很長久, 很多記憶點的人生, 甚至是跟另一半, 朋友, 親情, 在對於幸福的研究, 人與人之間好的關系才是開心的關鍵。

當然有人會認為這道理我也知道, 但誰不會為生活所「迫」而選擇工作, 送外賣, 做餐飲, 甚至是開UBER去賺外快。
我認為如果我們不能選擇生活的工作, 我們可以選擇工作的方式, 比如聽著自己喜歡的歌去開UBER, 開著自己喜歡的自行車去送外賣, 做自己喜歡吃的餐廳, 餐飲業等等, 當你去改變形式, 方式去面對一樣的工作, 回憶點也能自我更新。

因此, 筆者覺得要活得夠久的並不只是健康的身體, 還要你能主觀的活得快樂, 活得有記憶點, 活得新鮮, 其實不難, 因為保持好奇心不是人類的天性嗎? 而且這個世界已經有各式各樣的遊戲, 活動, 科技, 能讓我們每天都接觸不同的人, 不同的事, 我們絕對比起數百年前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的人類, 活多好幾十年, 甚至幾百年的人生。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